朝鮮飛彈試射,已經成為影響東北亞乃至亞太地區安全局勢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幾年,朝鮮每一次飛彈試射,都會引起國際社會極大關注。正值美日兩國首腦周末「談聊」之際,朝鮮不失時機地又一次玩起了飛彈試射遊戲,引起的國際關注自然更為強烈。
第一軍情軍事評論員:韓旭東
今天早上,朝鮮在平安北道芳峴一帶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一「飛行物」。韓國軍方分析認為,這是朝鮮發射的一種彈道飛彈。緊接著,日本政府也確認朝鮮發射的是一枚飛彈。基於韓國和日本方面的判斷,正在美國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迅速舉行緊急記者會,回應朝鮮飛彈發射,表示強烈譴責。安倍表示,不能容忍朝鮮發射彈道飛彈,他敦促朝鮮遵守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特朗普則在安倍譴責朝鮮後表示,美國將100%支持日本。
看來,朝鮮的這次飛彈發射,不僅受到了韓國的譴責,也將受到來自美日兩國的聯合壓力。那麼,接下來朝鮮會怎麼做?朝鮮顯然是一個具有非常鮮明個性的國家,不管遇到多大壓力,也註定會按照自己的飛彈之路走下去。
一, 朝鮮試射飛彈的行動不會停止
針對朝鮮的軍事活動,國際社會主要關注兩個問題:一是飛彈的類型與射程;二是核武器是否小型化,飛彈的彈頭能否有成為核彈頭的可能。所謂飛彈的類型,指的是彈道飛彈還是巡航飛彈,是短程飛彈還是遠程飛彈。彈道飛彈基本上是按照拋物線作為彈道來飛行的,即便有變軌的能力,也不會對攔截構成太大的麻煩,而巡航飛彈基本上都是智能型的飛彈,攔截這種飛彈的困難比較大。這也是有關國家關注朝鮮發射的是彈道飛彈還是巡航飛彈的主要原因。同樣,如果朝鮮試射的是近程飛彈,這種飛彈只能在東北亞地區具有影響力;反之,如果試射的是遠程飛彈,這種飛彈就會產生更大的國際影響力了。
如果核武器小型化,飛彈的彈頭變成了核彈頭,這樣的飛彈,國際影響力就更大了。目前來看,試射飛彈已成為朝鮮與某些國家討價還價的籌碼。為了提高博弈中的籌碼地位,朝鮮顯然還需要這種籌碼,所以也就不會輕易停止飛彈試射行動。
二, 朝鮮一定還會選擇「合適」時機試射飛彈
任何一個研發飛彈的國家,在選擇試射時機時,自然會出於自己的各種目的。對於朝鮮來說,這種目的性更加清楚。從國際角度看,朝鮮每次進行飛彈試射,幾乎都無一例外地選擇能夠產生最大政治效益和軍事效益的時間進行。這次試射,一方面恰逢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剛剛訪問韓國,宣稱要在年內完成「薩德」入韓;另一方面,安倍正在美國訪問,美國承諾使用包括常規力量和核力量在內的全部軍事力量來保護日本。如果上述這兩樣都落實了,也就弱化了朝鮮與美國進行討價還價的「抓手」,這顯然是朝方不想看到的,也是朝鮮緣何選擇這一時間進行試射飛彈的原因。說到底,就是意在提高未來與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對於朝鮮的目的,美國自然清清楚楚,但是特朗普會不會接朝鮮踢來的這個球,那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三, 什麼時間試射什麼飛彈大有講究
試射飛彈時機如何選擇自然是一個問題。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試射飛彈的類型,即試射什麼射程的飛彈,試射什麼型號的飛彈。從目前朝鮮試射的飛彈看,短程飛彈占大多數。朝鮮迄今還沒有正式公布過遠程飛彈試射,但從朝鮮此前發射衛星的能力來判斷,不排除朝鮮已經具有了發射遠程飛彈的能力。同時,朝鮮目前試射的絕大多數飛彈還都是彈道飛彈。可以設想,隨著朝鮮與其它國家軍事較量的升級,朝鮮或將試射遠程飛彈或巡航飛彈等,以取得在軍事博弈中擁有更大的籌碼。
四, 尋求與美國一對一談判的機會,少不了「飛彈開路」
由於國際社會的制裁,朝鮮處於日益孤立和封閉狀態。朝鮮急於衝破制裁,提高國際地位——在朝鮮看來,其中最關鍵的是美國持何種態度。因此,每一次發射飛彈後,朝鮮對來自韓國和日本等國家的反應並沒有太當回事,但對美國的態度與主張卻非常在乎。朝鮮之所以這樣做,就在於希望能夠與美國進行直接的「恰談」。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另一方面是可以直接觸及「問題」的實質,推動它面臨的一系列棘手問題的解決。儘管美國總統已經易人,但至少從目前看來,朝鮮仍然認為飛彈問題還是它直接能夠與美國進行建立聯繫的主要抓手。這樣的抓手,朝鮮不會輕易放棄,飛彈試射也將繼續演下去。更何況,薩德入韓問題了猶未了,半島上空的飛彈陰雲註定還將籠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