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統一派位今早9時半進行選校程序,9時已有百多名家長在九龍塘41校網統一派位中心等候,替子女挑選心儀學校。從內地移居本港的李小姐希望女兒可派到第一志願馬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她為雙非和內地人被標籤抱不平,「(大陸人)他們交的稅比你們多,大家公平競爭,靠的是實力。」
丈夫是香港人的內地移民李小姐指,自己已在港定居7年,女兒在香港出世。之前自行分配學位選擇女拔萃,惟未獲派位。李小姐指,女兒自1歲起便參加興趣班,至今共參加8個,包括跳舞、畫畫、英文、鄧梓峰親身教導的演講課程,每月要花上2萬元,「女兒從沒有批評過,我只是讓她全面發展,她很開心,最喜歡爭取第一。」
李小姐指,馬利諾修院學校是所有父母都喜歡的百年老校,但為保險亦替女兒報了私立的九龍塘學校,暫未有結果。她續稱為替女兒鋪路,一早和從事地產的丈夫投資千萬在九龍塘買樓,「41校網是全香港最好的校網,每對父母如果有能力有想法都應該搬過來,父母的錢都是留給小孩的,投資在小孩的大腦。」
對於有輿論批評內地人移居本港、雙非童搶學位,李小姐指女兒雖不是雙非童,但她仍為雙非和內地人抱不平,「這個世界有競爭才有進步,我們來香港,納的稅比你們多,全是靠自己,我們對香港做的貢獻比你們這種好吃懶做、不想努力、房子也想要便宜的香港人好多了。怎麼可能什麼都要便宜呢?社會這樣,政府就要破產了。」李小姐續指,內地人都是想把小孩培養好,然後小孩長大自然有貢獻,又反問:「不是我們香港經濟會這麽好嗎?」
馬先生和雙非兒子遞表後,兒子在統一派位中心舉起勝利手勢。馬先生指希望兒子獲派喇沙小學,認為喇沙是傳統名校,希望他能體驗香港的公立學校教育。馬先生指因出生率高,今年競爭較大,故亦替兒子報讀了區內的直資和私立學校,但未獲取錄通知。他指為了令兒子不會變成跨境童,特地數年前在九龍塘買樓,令兒子擠身41校網。
本地家長周先生在9時便到達派位中心等候入場,他指女兒的第一志願為馬利諾修院學校,但因早前自行分配不夠分數不獲派位。周先生稱今年小學學位競爭大,他同樣替女兒報讀了私立和直資的學校,「好多都仲係waiting list,我地唯有所有可行方法都做齊。」被問及是否憂慮官立和資助功課多而選擇私立學校,周先生指不會考慮太多,「咁樣係過慮」,他又指,內地人能在41校網買樓而納入校網和本地學生競爭也無辦法,「大家公平競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