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經是全世界最頂尖的海上強國,在二戰初期甚至將美國海軍打得暈頭轉向,靠的就是航空母艦的威力,然而國力的懸殊對比使得美國笑到了最後,二戰之後日本被取消了軍隊編制,曾經縱橫太平洋的日本海軍只能以海上自衛隊的幌子借屍還魂,經過這麼多年的默默積累,現在日本海上自衛隊再次成為世界頂尖的海軍,其中四艘輕型航母是核心力量,號稱是亞洲第一大海軍,無論是中國還是印度都要排在身後。
面對日本的高度自信,俄羅斯遠東問題研究所的軍事專家瓦季姆直言不諱,現代戰爭並非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複雜的體系化作戰,誰擁有的底牌更多,誰的國力更雄厚,勝算也就更大,具體到中日之間的衝突,日本的四艘航母其實非常脆弱,很可能在戰爭爆發後連一個小時都挺不過去,這絕非是聳人聽聞。
俄羅斯「軍事平等」網站2月8日表示,中國海軍目前風頭正勁,擁有最具活力的海軍造艦計劃,正在同時建造兩艘航母,中國航母與日本那種頂著「護衛艦」的准航母完全不同,前者是真正意義的航母,能夠起降重型艦載戰鬥機,就算日本從美國引進了能夠垂直起降的F-35B艦載戰鬥機,也不代表能和中國航母掰掰手腕,日本的航母更像是兩棲攻擊艦,無論是載機量還是作戰潛力都遠不如鄰國。
除航母之外,中國還有很多「王牌」可以打,其中就包括種類繁多的反艦飛彈,包括鷹擊-18反艦巡航飛彈、東風-21D和東風-26反艦彈道飛彈,尤其是後者,目標是排水量十萬噸的超級核動力航母,何況是排水量3萬噸不到的輕型航母,就算是戰鬥力威力要小一些的鷹擊-18、鷹擊-12等反艦巡航飛彈,也是大中型艦艇的剋星,只要命中一枚就能重創一艘萬噸級別的巡洋艦。
在空中,中國空軍也已經不是過去那支國土防空型空軍,而是越來越向著國土之外挺進,近年來,中國空軍幾十次組織大編隊戰機進出第一島鏈訓練,並非是沒有目的的遠洋巡航,而是為未來的衝突做準備,以轟-6K轟炸機為例,一架能夠攜帶6枚長劍-20巡航飛彈,據估計,中國目前擁有2個團超過50架轟-6K,一次可攜帶上百枚巡航飛彈進行突擊,這種海上遠程打擊能力就算是當年的蘇聯紅軍都有所不及。
俄羅斯軍事專家表示,中國核潛艇也是不容小覷的水下獵手,近年來中國相繼研製了093A/B和094A/B多款核潛艇,尤其是093B型核潛艇,美國軍事專家認為已經能與洛杉磯級改進型的性能相比,其水下噪音能力改善十分明顯,這也是航母等大型水面艦艇的「心腹大患」。在俄軍事專家的眼中,中國事實上已經確定了在亞洲範圍內的軍事統治地位,唯一的對手並非是日本,而是太平洋東邊的那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