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擁有「亞洲面孔」的男人 是怎麼當上美國特種部隊指揮官的?

@ 2017-02-11

生命就是不停挑戰

17歲以前的余靖留著長發,不會讀書,愛泡妹子,那個標準的叛逆少年完全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日後的參軍更談不上什麼勵志和夢想。「我偶然看到《honor on duty》里描述的西點軍校,一度以為那都是杜撰出來的。」余靖自幼練習網球,即將高中畢業的時候收到了西點軍校發來的入學申請,方才知道這世界上真有這所軍校的存在,並且光芒萬丈。可那時的他依然抱著「怎麼可以去當兵,簡直像坐牢」這個想法。高四暑假,余靖第一次離開美國,去往南美洲貧困地區做志願者,足足兩月。「回到加州以後,我和朋友們分享暑期的經歷,發現他們除了聽上榜新歌,別無所獲。而我的眼界在南美被打開了,還學了西班牙語。」為了別於普通人過著的平凡生活,熱愛挑戰的余靖選擇走進西點軍校。

入學時的余靖只有一米六多的身高,稍顯瘦弱,雖然平時熱愛運動,可遠不如我們想像一個老美軍人那般強壯。「我的體能完全是被訓練出來的,而我非常享受這種體力上的挑戰。因為挑戰了體力為的是鍛鍊心力。」在那些關於體能訓練的過程中,因為缺少食物,缺乏睡眠,又長時間作戰,許多簡單的任務會被體能局限。身體的那種苦痛會讓人完全喪失心力,而在余靖看來這正是磨練意志力的好機會:「對於特種部隊來說,手裡的槍或者身體的任何一部分都僅是作戰工具,而真正的武器是我們的腦力。」余靖評價自己並不是學習很快的「聰明」人,可在他看來學的慢並不是壞事。「天才可以很快學習,但很難幫助別人。而我對一個知識點的理解是循序漸進的,自己研究過那些常人無法跨越的障礙,所以在日後教予別人的時候反而簡單。」

余靖進入西點軍校時,正值美國和平年代。「上軍校是為了鍛鍊自己的心智,完全沒有想過真的會上戰場」直到2001年的「911事件」,余靖的人生徹底被歷史空間改寫。從2006年進入特種部隊,到2009年退役,余靖不停經歷戰爭。「第一次前往伊拉克北部的庫德,我們挨家挨戶地敲當地百姓的家門,告訴他們我們會付薪水,提供武器並訓練他們和我們一起推翻政府。」余靖當時作為指揮官帶領一個僅有12個「綠扁帽」組成的隊伍來到伊拉克作戰,任務就是訓練600個當地百姓,一同推翻政府。余靖回憶說:「在伊拉克的日子,我每天只需要短暫的睡眠,那種要做「大事」的亢奮感覺記憶猶新。」

在成為特種兵之前,中尉軍銜的余靖一直駐紮韓國38度線,後來因為表現出色,被允許申請進入特種部隊。「不聽話,喜歡打破傳統,我的這些個性都很適合特種部隊。」第一次叢林作戰考驗,作為軍官的余靖只有一次機會,可不幸落敗了。「朋友勸我去找真正的工作,可我很不屑那種朝九晚五,坐在電腦前打字的平凡生活。」之後余靖每天給特種部隊辦公室打電話,要求再次參加考試,到了第四天,被告知:「如果再打電話來,我們將對你進行處罰。」可這並沒有動搖余靖去尋求更有意義的生活,直到一周後幸運地得到一個考試空缺……

09年,余靖本應被派往台灣的一次任務因為他系馬英九的外甥而告吹,甚至被嚴密盤查。「我作為一個美國人為美國出生入死,到了這個時候居然懷疑我,讓我無比痛心。」之後,余靖決然退役。可這樣一個不「安分」的他依然在生活中找尋各種挑戰:從華爾街的股票操盤手,到去台灣學習中文,13年底只身前往菲律賓解救台灣被綁遊客,後來在科技公司擔任要職,又創建自己的巴西柔術專用服裝品牌,甚至還著作《反恐貝雷帽:一個亞裔在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的故事》三部曲。問到如今生活中滿足感的來源是什麼,余靖回答:「不斷嘗試新的挑戰,看看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