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窮、我們真的很窮,」在採訪的過程中,白雲國小校長劉耿銘,說了不下上百次,似乎已經成為他的口頭禪。
位於台北和新北交界的白雲國小,大門口的地址明明是新北市汐止區,側門卻是台北市,轉個彎就是接近中研院的研究院路。
這個劉耿銘口中「很窮」的小學,卻有個視野豐富的校園。穿過裝扮猶如機場入境大廳的玄關,戰鬥機赫然就在眼前。
一架貨真價實,曾經馳騁在空中五千小時,機頭還留有「中正」字樣的戰鬥機,耀武揚威地面對眼前七彩的彩虹跑道。
撐起機體的架子上寫著:知識,是我們飛向天空的翅膀。
明明是很窮的學校,一到六年級共十八班的白雲國小,卻用策略變通,而擁有最豐沛的師資資源。
用正職薪水聘請鐘點老師
當全台國中小,都因教師課稅減課後,必須四處「打游擊」,找臨時老師填補空出的節數。翻開白雲的師資陣容,鐘點老師個個都是受過專業訓練、擁有「教師證」的合格老師,每月薪資平均約四萬元,和正式老師不相上下。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我將課後照顧團隊,當成學校的子公司,去補充母公司的不足,」劉耿銘說。他所建立的這支八人團隊,都是專業師資。
所謂的課後照顧班,是國小學生放學後仍繼續留在學校,猶如校園內的「安親班」,由家長自行付費。
白雲國小活用課後照顧課,聘用合格老師。「雖然是困境,也可以改善成為優勢,」劉耿銘說。
「我們的心力,主要投入在課後照顧,其次才是擔任正式課程的鐘點老師,」帶領團隊的課後輔導處主任周揚志解釋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畢業的他,在補習班工作三年後,進入白雲擔任課後照顧老師。
身為校長的劉耿銘深知,要提高課後照顧品質,必須先從師資著手。
提升課輔品質 從師資著手
首先,他在人力銀行公開招考,「我會挑裁員最兇的時節,如每年一月,以及老師最可能失業的暑假,」他說。這樣可從上百位應徵者中,挑到最優秀人才。
其次,以有教師證優先。「因為我的薪水敢開阿,」他說。
由於課後照顧課,授課價格公定為每小時四百元,劉耿銘要求老師必要時值班留校,加強學生課業輔導,也搭配家長接送時間,每位老師每月平均可以領到兩萬元,加上正式課程的授課鐘點費,月薪四萬元並不難。
音樂系畢業的趙珮瑜,原本在南部私立中小學任教職,因為父母的期待而回到北部,到白雲應徵課後照顧老師時,「校長說我們的薪資,不會和正式老師差太多,」她回憶著。
校長履行了他當初的承諾。
如今,趙珮瑜認為,這樣的生活形態較具彈性,很適合自己。「我沒有打算考教甄,當正式老師,」趙珮瑜坦承,她還沒有準備給出一輩子的承諾。
校內課後師資持續保持穩定。因為團隊的年齡約三十歲,都經過工作歷練,「一個人要奉獻教育,管道不是只有正式老師,」輔導主任周揚志很滿意現在的工作。
事實也證明,這樣的策略很成功。白雲國小學生參加課後照顧人數,三年來多一倍,從九十人成長到一八二人。更因為師資和班級穩定,消息傳開,引起家長的注意,今年送走四十八位畢業生,卻迎來一百位新生。
「學生有專業老師,且是穩定師資來源,就不用擔心鐘點代課老師常常換,」對這一點,劉耿銘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