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製造速度力 恰恰分享赴美訓練心得#職業棒球雜誌

@ 2017-02-10

找回製造速度力 彭政閔分享赴美訓練心得

春訓第一天,那再熟悉不過的23號背影,準時出現在中信公益園區。

職棒生涯第17個年頭,彭政閔仍舊是黃衫兄弟的一份子,

除了第二次行使自由球員權利備受矚目,到美國自主訓練的內容,也是令人好奇之處。

活到老學到老嘛!」中信兄弟的精神領袖「恰恰」彭政閔,回憶起這趟美國行,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這句話。這是恰恰平時的生活態度,他也抱持這樣的心態入寶山滿載而歸。

中華職棒選手利用休季期間,到國外訓練的例子為數不少,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統一7-ELEVEn獅劉芙豪,年年赴日本鳥取取經;還有中信兄弟投手鄭錡鴻,去年到美國德州棒球農場再生的案例,非要走出台灣才知道原來棒球的世界還有這麼大。打職棒快要廿年了,彭政閔今年一月才第一次出國自主訓練,他透過鄭錡鴻與王建民的經紀人張嘉元介紹,前往美國芝加哥的「FASTBALL」棒球學校訓練,剛好當地也有朋友大力幫忙,才順利完成這次學習經驗。獅隊選手郭阜林、高志綱也分別在恰恰之前和之後,過去那邊練習。

國外自主訓練的成效如何,選手們有目共睹。劉芙豪跟彭政閔年紀相當,去年仍能在有限的出賽數裡,達成單季十轟,獅群裡頭排行並列第五,效率最驚人;鄭錡鴻更不用說,從前一年多半待在二軍、職業生涯前途未明,蛻變成無論先發或後援,都在球隊中的戰力名單,這些已不必多用文字著墨。彭政閔當然也希望訓練的成果,能在隨後開打的球季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我覺得不管是運用自己身上,或是相關知識的拓展,都學到很多。這是一種學習的心態,也可以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打過的球都快比吃過的米還要多了,打擊技巧已日趨成熟的恰恰認為,在打擊這門學問上,自己還是有進步空間。

出國「遊學」的念頭並非偶然,這幾年陸續聽到選手們帶著成功的例子回來,還有隊上美籍教練,尤其克魯茲帶給他的觀念,另外,教練丘昌榮到皇家及印地安人的經驗,都啟發恰恰「是該出去走走了」。恰恰笑著回想,上一次踏上美國本土的土地,已經是業餘時期了,這次原本去年十月下旬就要啟程,結果碰上總冠軍賽受到前面例行賽延賽的影響,打得比較晚;爾後又因為種種因素,一直拖到今年一月才如願成行。雖然時間緊湊,機票也買貴了,但這筆錢絕對花得值得。「我都沒有去國外學習過,包括以前接觸到的,都是日本教練比較多。前兩年有美籍教練來的時候,我發現他們有很多東西可以學。雖然比較晚、比較慢,我覺得有總比沒有好。」剛好季末恰恰行使自由球員權利,時機敏感,不過他說明出國與行使FA,兩者並無關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