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中國的兩邊問題上,鬧過一個笑話。一個非洲小國的外事頭子,宣稱拒絕大 陸高達500億美元的誘惑,讓他們與島上斷絕往來,與大 陸友好。
言論一出,嘲諷聲音四起。有人說這國餓昏頭了,要500億美元。這國非常窮,年經濟總量還不到110億美元,馬雲可以買下這個國家。典型的看到有人吃肉,他站在旁邊流著口水說:有人給我肉吃,我都不要。
有骨氣!
可是,他們的分量明顯不夠500億美元。吹牛前也不照照鏡子,自己值500億美元嗎?有人說的更狠:他們把自己在國際上插標賣首,把土地河流全賣了,也不值500億美元。
哪國這麼牛那個?這是一個大多數中國人都沒聽說過的國家——布吉納法索。
可能球迷們對布吉納法索稍有點印象。在剛剛結束的非洲杯季軍爭奪戰中,布吉納法索1:0戰勝鄰居加納,獲得非洲杯第三名。這也是非洲窮國布吉納法索少有的在國際上露面的機會。
布吉納法索是個西非的內陸國,與馬里、尼日、貝寧、多哥、加納、象牙海岸成鄰居,距離大西洋不算很遠。布吉納法索全境在讓人絕望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國內又有水力豐富的沃爾特河穿越,倒還顯得很有生機。著名的沃爾特河,兩支主流——黑沃爾特河、白沃爾特河,都發源於布國內。布國面積27.4萬平方公里,人口1810萬,首都瓦加杜古。
歷史上的布國默默無聞,直到法國人的到來。法國在1896年占領了這裡,23年後拿下瓦加杜古,稱這裡為上沃爾特,這也是布國最早的國名。法國人懂得以其人治其國的道理,對當地部落並沒有趕盡殺絕,而是在實力占優的情況下和他們簽約。這些部落也打不過法國,而且法國也願意給他們活路,雙方可以合作。西非主要是法國的地盤,上沃爾特在法屬西非洲中不太顯眼,不如塞內加爾和象牙海岸更有名氣。法國人對這裡只有掠奪,是不管當地人死活的,所以上沃爾特經濟極為落後,和原始社會沒啥兩樣。直到二戰後,法國被打殘,已無力再管海外大多數殖 民地,上沃爾特趁機自立。經過多年的鬥爭,上沃爾特最終成為國家,國名就是上沃爾特。
和很多非洲國家一樣,內部動 盪不安,成天搞翻盤,皇帝輪流做。上沃爾特內鬥不斷,民不聊生,基本上每個老大都不是正常上位的,成天打。直到1984年8月31日,桑卡拉當老大,宣布國名改為布吉納法索。但三年,桑老大就被現任孔老大給幹掉了。
不過,在2014年的時候,孔博雷就被國內逼迫辭職了,但影響力還在。
對於布吉納法索的經濟,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窮」。布國是國際上公認的最窮國之一,人均只有590美元,這還只是紙面帳。國窮,也意味著大多數國人享受不到福利。布國人口相對量較多,但嬰兒存活率極低,竟然只有4%,簡直不可思議。極端貧困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三成,醫療水平非常低,你能想像一個國家有多窮,布吉納法索就有多窮。
工業,布國是沒有的,農業,也就是棉花產業不錯,籽棉是南非洲第一位,52萬噸。布國窮成這樣,主要還是國內沒有什麼像樣的資源。如果他們命好,擁有巨量石油資源,好吃懶作一樣能發大財,參照中東那些酋長國。
布國絕大多數人都被禁錮在荒涼貧瘠的土地上,只有5%的人口可以從事小型的輕工業,可以忽略不計。
一沒有資源,二沒有出海口,三沒有可耕地。這樣的國家,要在短期內有所改變,太難了。因為地處內陸,布國的主要出海通道,是與象牙海岸連接的鐵路。
這樣一個國家,除了棉花能賺點錢外,主要還是靠外援。中國需要朋友,但不需要這樣把國家間的往來當成買賣的「朋友」,漫天要價。500億?簡直開玩笑。不客氣的說,梵蒂岡雖然面積極小,但具有國際影響力,至少梵蒂岡值這500億。
布吉納法索還是算了吧,哪涼快哪呆著去吧,找島上那老女人要個三瓜倆棗,也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