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犯了怎麼辦?中醫祖傳五個偏方,不花錢也能治好
隨著社會節奏的增快,越來越多的人生活作息開始混亂,便秘久了也就成了痔瘡。痔瘡雖然不是什麼要命的病,可卻是最折磨人的,給人們帶來很多不便和尷尬。
今天小歧找來了五個中醫偏方,讓我們的生活遠離痔瘡,不再受其危害。
第一種偏方
黃柏、蒲公黃、丹皮、赤芍每種各30克,白芷15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基本上每天用一副就行,這些量能用三天了,很方便。
溫馨提示:使用前需要先加入3000毫升的水,等到完全煮開以後,再把渣滓都去掉,然後把藥液倒在盆中,趁著有熱氣的時候,可以先熏一熏之後再進行清洗患處,每次大概二十分鐘左右就好,別太久也別太快。
這個偏方能夠有效活血化瘀,解毒清熱,還能除濕消腫,用來治療痔瘡還是很好的。
第二種偏方
雄黃和硫黃每種各準備10克,樟腦3克。在使用前,要先把這些磨成粉末狀,之後加入適量的芝麻油調一調,然後塗抹在患處即可。
第二種偏方適合因為濕熱引起的痔瘡,效果比較好。
第三種偏方
地榆和槐花各準備出10克,仙鶴草、側柏葉、旱蓮草各準備出15克,黃芩5克,枳殼10克,胡麻仁15克,勒萊莧30克。
溫馨提示:第三種偏方是口服的,不是外用,需要用水煎了之後每次服用一劑,每天兩次。如果覺得口服不方便或是慢,也可以將此藥煎好了,熏洗患處。
這個偏方的作用是清腸利濕,中醫學上來講,是可以用來治療痔瘡的。
第四種偏方
五倍子和烏梅各準備出來10克,苦參15克,炮山甲和射干各準備出10克,火麻仁10克,煅牡蠣30克。然後將上述中藥用水煎熟後,用於口服,每次服用一劑,每天兩次。
這個偏方的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潤腸通便,中醫學上常常用來治療痔瘡。
第五種偏方
可以把生的豆腐渣全部放在鍋里翻炒,一直到炒成乾的粉末,然後每天口服三次,每次取出來9克就可以,再用白糖水沖一下服用。
第五個偏方是來源於《危氏方》,書中記載是可用於治療血瘡的。
當然,除了藥物治療,食療也是很重要的,畢竟食療才是從根本上治癒。小歧再和大家介紹幾種食療的辦法:
第一:可以適當增加含有高纖維的食物
高纖維能夠緩解大部分患者的症狀,甚至又少部分可以讓症狀完全消失,因為高纖維有類似括約肌切開和肛門擴張的效果。
第二: 多吃粗糧
粗糧含有較多的營養素和食物纖維,很適合便秘或痔瘡患者食用。
第三:改善不好的飲食習慣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酒不僅對肝臟有傷害,還會促成痔瘡。所以患有痔瘡的人,一定要管住嘴,千萬別貪杯,同時在飲食上也要儘可能少吃辛辣刺激的食品。
第四:可以治療原發病
對於部分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來說,營養的適當補充是可以減少痔瘡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