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鴿子醫生
寶寶胎記在媽媽們看來都很尋常,很多寶寶身上都會有胎記。只要沒有在寶寶顏面部位,不影響美觀,媽媽們都不會太在意,有時還會笑稱「這是自家寶寶獨有的記號」。其實,媽媽們不了解,從醫學角度看,有些胎記卻是令人擔憂的疾病跡象。
棕色胎記
它的顏色就像是咖啡里加了牛奶,呈棕褐色。這種胎記多為橢圓形,和周圍皮膚界限清楚,不凸起,不痛不癢,分布於孩子的軀幹和四肢。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大、顏色變深,一般不會帶來健康問題。如果寶寶同時出現好幾個比硬幣還大的胎記,很可能與神經纖維瘤有關,需去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
紅色胎記
通常表現為淺紅或紫紅色的斑片,不突出皮膚,表面平整、壓之褪色外形不規則、多發生在面部、頸部、頭皮等處,也可在上下肢、前胸部或手背等身體其它部位。在醫學上,又稱毛細血管瘤的「鮮紅斑痣」。約1/3的新生兒都會出現這種胎記。一般都沒有什麼危險。但是有一種稱為面部血管痔的常長在寶寶的面部一側,可以導致腦膜血管瘤。所以,紅色胎記,媽媽不要掉以輕心。
白色胎記
白色胎記的形狀像一片片尖尖的樹葉,有的則呈不規則的多邊形。由於寶寶患白色胎記的比率不是很高,所以媽媽對白色胎記不太了解,但是白色胎記更需要媽媽的注意。單純的白色胎記對身體健康是沒有什麼傷害的,但是白色胎記併發症會對寶寶健康帶來影響。如抽風、癲癇症、以及智力發展障礙。
青藍色胎記
這種胎記比較常見。又稱為「蒙古斑」。寶寶一出生時就有,常見於臀部或腰部。看上去像是一片淤青,通常在學齡前會逐漸消失。這些青藍色胎記有時面積比較大,有時數量較多,但是爸爸媽媽都不用擔心,因為這樣的胎記和神經疾病無關,而且它們往往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逐漸消退。
――正文完――
鴿子醫生:一名兒科大夫,諮詢孕期,育兒,飲食,疾病和更多小兒疾病護理問題,加微信【問及說】留言。 微博@鴿子醫生 微信號:air863
作品版權歸屬鴿子醫生,轉載格式如下:
轉自微信公眾平台【問及說】 【微信帳號:air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