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身實力的進步:解放軍2049年或將取代美軍成為世界第一

@ 2017-02-07

參考消息網1月27日報道法媒稱,在特朗普入主白宮之前,他提名的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就保證要對中國強硬,以阻止其加強軍事存在和地區影響力。他宣稱:「我們將向中國發出明確信息:在南中國海建設人工島嶼和登陸島礁將不被允許。」他還將人工島嶼建設同「俄羅斯占領克里米亞」相提並論。

法國《回聲報》網站1月25日發表文章稱,這些聲明引發中國的強烈回應。《環球時報》稱「除非華盛頓打算在南海打一場大規模戰爭,否則其他阻止中國登陸島嶼的辦法都將是可笑的」。儘管美國並未遏制俄羅斯的野心,那麼特朗普的新政府能否阻止中國在該地區提升實力?這一問題,毋庸置疑。

20多年來,中國在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在發展一支現代化軍隊。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裡,中國軍隊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強的軍隊。

不過,美國依然是世界第一大軍事強國,有著強大的力量!但是中國也在減小和美國之間的技術差距。從預算角度看,中國也已經是世界第二軍事大國。但在軍事費用上也承擔著重要的負擔。中國人民解放軍也通過合理化配備而在深入轉型,從人員過剩的部隊轉變為現代化機構,自此可以在海外部署軍力。

根據五角大樓發布的2016年年度報告,中國軍隊現代化改革自2015年進入新階段,正進行軍事結構整體轉型。這些改革有多重目的:加強中共對軍隊的掌控;增強人民軍隊展開聯合行動的能力;在距離中國本土更遠距離的短時間高強度地區衝突中投入戰鬥的把握性提高。這一現代化的一個方面就是到2017年底裁軍30萬人,使得軍隊人數減為200萬人。此外還有很嚴厲的軍隊反腐:有包括軍委副主席在內的40多名將軍已被起訴。

現代化同樣涉及軍事體系。中國試圖強化核打擊力量,儘管它擁有的核彈頭數量很少。在新的軍事裝備中,五角大樓的專家提到了「東風」-26,這一中遠程彈道飛彈有助於其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威懾。中國在海軍方面做出的努力可能是最大的:中國現在已擁有超過300艘軍艦、潛艇、兩棲戰艦和巡邏艦,從而成為該地區第一大海軍,這樣強大的軍事實力,也會成為別國關注的焦點。

除了裝備現代化外,中國還繼續在南沙群島擴張防衛體系,尤其是部署近程防禦武器系統。中國還設了還在基地,有大部分的部署兵力,目的是為了保護非洲航道的安全。

但是,這些軍力要服務於什麼呢?中國和在亞太地區的美國一樣,並不尋求直接對抗或者衝突。看起來的這種咄咄逼人的地位,只不過是中國經濟和用以結束數世紀以來外部威脅的實力增長的「自然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