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打壓豐田的真實意圖原來是中國?(組圖)

@ 2017-04-30

特朗普希望豐田汽車強大的產品拓展能力更多地在美國發揮(圖源:AFP/VCG)

在北美經營的豐田汽車公司去年年底發出向墨西哥出資建設新廠後,當時還未正式就職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就發聲予以阻止,並使得對方被迫接受。但有分析認為,特朗普的做法背後有福特汽車的影子,而這番舉動的真正目標是中國。

據《日經新聞》2月5日報道,從2015年6月宣布參加競選開始,特朗普(Donald Trump)每次發表競選演講都會敲打進入墨西哥的福特汽車。最終,福特董事長比爾·福特(William Clay Ford)同意了特朗普的建議,宣布取消墨西哥建廠計劃以及在美國國內新建工廠。福特的真實目的是守住中國市場。

「購買美國產品、雇用美國人」,以此為原則的新任總統特朗普和福特的經營者因此聯手敲打日本廠商。雖然有這種說法,不過福特還有另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在作為海外銷售救生索的中國市場,福特2016年的銷量為127萬2700輛,同比增長14%。加上福特旗下高檔車林肯在內,2016年福特車在中國的銷售創歷史新高。其中,超過122萬輛來自合資企業的本土化生產。這些本土生產的汽車,零部件的本地採購不斷推進。剩下的約5萬輛是從北美出口到中國,不過包括了在加拿大和在墨西哥生產的部分。這對美國就業的貢獻微乎其微。但這一情況,話福特經營者不願告訴特朗普。

對於福特來說,願意購買在歐洲和日本賣不出去的福特車的中國是重要客戶。而特朗普政權卻要敲打中國。作為對抗舉措,如果中國掀起抵制福特車運動,很可能動搖福特的經營支柱。

因此,福特的經營者才建議特朗普阻止日本汽車公司在美國以外建廠,這是為了將特朗普的視線從中國離開。目前,美國對從日本進口的乘用車徵收2.5%的關稅,因此,在美國銷售的汽車中,豐田汽車儘量在當地生產,目前的當地生產比例為70%。

由於銷量不佳,美國企業不想開拓日本市場,2016年美國車的對日出口量只有2萬輛,出口額也只有901億日元。

德國等歐洲車一向在日本的銷售良好,而美國車在國外被認可的僅僅是中國等極個別市場。福特CEO馬克·菲爾德斯(Mark Fields)曾擔任過資本合作的馬自達公司社長,他在1月24日與特朗普總統於白宮舉行的會談上反覆強調,「所有貿易壁壘的根源都是匯率操作」。想要將匯率向美元貶值引導,從而恢復針對日本企業的競爭力。

對美國企業來說,引導美元貶值的目的應該是針對日本的出口,保衛美國市場,而非開拓日本市場。匯率是保護主義的道具,如果美元貶值,福特等在中國的銷售額也會增加,可謂一石二鳥。

特朗普視察福特展現出對車企增加美國就業的極大期待(圖源:AFP/VCG)

不過,特朗普政權的政策不一定全部如底特律企業的願。尤其是新設的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納瓦羅(Peter Navarro)特彆強調中國的威脅。

對美國企業的出口產品退稅,向進口產品徵稅,據稱美國正討論向貿易逆差較大的貿易對象國導入這種「邊境稅」。屆時中國很可能會成為首個新政實施的對象,但墨西哥、德國和日本也會不可避免地成為眾矢之的。

涉及貿易、貨幣和稅制的方程式將變得越來越複雜。日美首腦會談預定於2月10日舉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要與豐田社長豐田章男見面交流,似乎要認真檢查自己手中可以打出的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