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國媒體近日報道,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已經基本完工,離下水的日期也是越來越近,因為這是第一艘中國自主研發的航母,自然吸引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然而美媒體最關心的並不是中國能不能夠造出來或者造的怎麼樣,他們在意的是中國第一次造航母所投入的資金,美媒體給出的預算是預估中國首艘航母造價至少有700億人民幣,並聲稱這個預算「太貴了」。
軍事專家季承介紹,實際上,決定一種武器生產成本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勞動力成本、生產效率、生產技術水平、採購數量和綜合科研能力等等,這其中勞動力成本所占的比例已經很少。武器製造和我們所熟知的小商品和電子產品價格的生產成本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後者由於技術含量低,所以勞動力生產成本左右最終產品價格的因素很小,但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卻對其影響很大。
現代化武器生產和一戰、二戰武器是有很大不同的,而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電子信息技術的加入,讓現代武器的生產成本直線上升,例如, 一架現代化的F-35戰鬥機美軍採購價格為1.2億美元左右,其中其電子設備的價格就占三分之一左右,通常來說一種武器的電子系統越複雜、數量越多,那麼這種武器的售價就會越高。
中國改造「遼寧」艦共花費了30億美元,約合220億元人民幣,而正在遼寧大連建造的新一艘001A型國產航母造價估算為210至270億元,未來002型航母的價格不會低於300億元。當然,上面這些還僅僅只是航母自身的價格,並不包括艦載機、配套艦艇和其他費用,建在一個由60架各型號艦載機、4艘052D、4艘054A、2艘093A潛艇、1艘001A航母和1艘4萬噸級快速戰鬥支援艦構成的特混編隊,其總價格為 1100至120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約相當於北京市2014年GDP的5.6%,與北京市一年的文創產業總額相當。就算首艘國產航母的造價為700億元也沒關係,中國人一人平均才50元,我們造得起!【填寫圖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