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顆解析度達1米SAR成像衛星發射成功:改變依賴進口現狀

@ 2017-02-02

去年8月份的時候,我國在太原的發射中心發射了一顆衛星,該衛星是用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到太空當中的。說起來這個高分三號,其實它是一顆遙感衛星,根據最新傳來的消息,該衛星將在今年的1月23日開始使用。

該衛星在此之前一共在軌運行了5個月的時間,主要就是進行一些測試,包括載荷系統,衛星平台等多項測試。根據反饋回來的消息說,該衛星的運行狀態良好,而且能夠有12種成像模式,解析度在最佳狀態時可以達到1米。這也是中國第一顆能夠達到1米這個解析度的SAR成像衛星,可以說是具有重要的意義的。

而該星的運行條件也是更加寬泛,它主要是實行監控的任務,這種任務一般對於天氣的要求比較高,但是這顆衛星就能夠不受雲雨這種天氣的影響,能夠全天對海洋和陸地資源進行監測。這也是這個工程能夠實現不間斷的對領土資源進行監測的一個重要的基礎。而且該衛星還能為用戶帶去更加穩定的體驗,這是它發射的一個重要意義之一。

中國最近這幾年在很多領域的發展都是相當令人興奮的,在航天方面更是如此,之前有北斗的系統的成功運行,為廣大用戶帶去了很大的便利,還有幾個系列的載人火箭成功發射等,總之中國正在朝著一個大國的方向去努力,而這一次該衛星的成功發射,並經過了一系列的測試順利投入使用這一事情,則是為保護國家領土又豎起了一道防線。中國確實是地大物博,但是我們一分一毫都不想讓給別人,中國早就過了以前那種割讓土地或者被人占領土地的時期了。

該衛星的意義深遠,不僅是證明了我國現在在此領域內的水平,更是向外界表明了中國致力於維護海洋安全。該衛星能夠反饋一些海洋地區天氣的變化情況,也能夠為相關用戶提供便利,提供安全。而且這顆衛星的成功發射也改變了我國對於SAR成像太過依賴進口的現狀,對於中國想要達成海洋強國這一戰略目標有相當重大的意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