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就任當天就爆發大批遊行示威活動,參加遊行的民眾紛紛表示,川普「不是我們的總統」。而民主黨也表示,將會使用一切措施阻止川普政府就位。此外,這位自帶熱點的總統與媒體的互掐,尤其是其移民行政令上到底是禁令還是保護國家安全上,也讓吃瓜群眾看得雲里霧裡。川普與民主黨和媒體掐得如此火熱,美國三權機構都快成菜市場了有木有!
大法官是他!
本周二(1月31日),川普對全國發表電視講話時宣布最高法院大法官人為尼爾·戈薩奇(Neil Gorsuch)。戈薩奇是一位備受尊敬的保守派。川普這一宣布或將打破最高法院的八名大法官中保守派與自由派四比四的勢均。一旦戈薩奇被任命,他將會加入法院,成為關鍵性的投票者。
2006年,戈薩奇曾在喬治·布希總統政府期間於上訴法庭任職。在20世紀90年代早起,他擔任法官懷特(Byron White)和法官甘迺迪(Anthony Kennedy)的法律書記員。
2013年,戈薩奇加入了上訴法院,並挑戰歐巴馬健保強制雇員購買健康保險用以涵括節育費用的政策。他寫道,「世俗法庭不應該重寫與宗教信仰相關的議題,或者決定宗教教育是否灌輸了太多違背道德的知識,用以間接協助不法行為。」最高法院以5-4支持這項決策。
儘管戈薩奇並非像比爾·普萊爾(Bill Pryor)一樣是一個很具有挑釁的人物,但在他最終任命前,依舊可能要歷經面臨艱難的確認過程。普萊爾備受外部保守團體的喜愛,認為同性戀應該由於其性行為而受到起訴,墮胎是違法的,即便是由於強姦引起的。
戈薩奇和普萊爾一樣,是一個原始主義者。他依字按照憲法行事。但是她在過去的確認中得到了兩黨的支持。戈薩奇或將填補自從保守派大法官斯卡利亞去年2月去世後留下的空缺。在競選辯論時,川普說,他希望指派一名與斯卡利亞大法官相似的法官。歐巴馬總統曾經於去年3月提名聯邦上訴法院法官麥瑞克·加蘭德。但是參議院的共和黨議員拒絕對歐巴馬的提名舉行聽證。共和黨參議員們說,這個空缺應當由歐巴馬的繼任人來填補。
國會參議院民主黨議員表示,他們計劃以拖延戰術阻礙提名的通過,以迫使參議院必須用60票的超級多數來強行表決並批准提名。目前參議院共和黨議員占52比48的微弱多數。
川普在白宮東翼,一群共和黨人面前宣布了這一決議。這些人包括議長保羅·瑞恩(Paul Ryan),議會多數黨領袖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和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克·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議員泰德·克魯茲(Ted Cruz)等現任普通公職人員。川普的家人,包括艾瑞克·川普(Eric Trump)和小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 Jr.)以及與其親近的政客們也都在席。
【填寫圖來源】 任命頻遭阻,川普內閣何去何從
周二(1月31日),參議院財經委員會的民主黨人全體翹班,抵制了參議院財政委(視頻)員會和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阻止了為川普總統三名內閣部長提名人的投票。
這三名部長提名人分別是財政部長史蒂芬·姆欽(StevenMnuchin),衛生部長湯姆·普萊斯(Tom Price),和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
民主黨的這次強大抵制似乎是對川普總統解僱代理司法部長薩利·耶茨(Sally Yates)的報復。耶茨是歐巴馬任內的官員,她因為拒絕執行川普總統的移民限制令,在30日晚被川普總統解僱。
這一行為使得共和黨人驚訝,該小組的共和黨主席稱他的民主黨同事是「白痴」。 共和黨人對延遲任命表示失望,參議員派屈克·托梅伊(PatrickJ. Toomey)說,「我認為這是史無前例阻礙和停滯」。
民主黨推遲了司法部長塞申斯的提名認證。此前,前任代理司法部長耶茨因拒捍總統川普移民令而被解僱。在耶茨發給司法部職員的備忘錄中,她質疑川普這項行政命令是否合法及和合乎道德。川普隨後任命聯邦檢察官達納·波恩特(Dana Boente)繼任此職,波恩特今日發言:捍衛總統移民禁令。
白宮周一(1月30日)發表措辭強烈的聲明,抨擊耶茨在處理邊境事務和非法移民問題上「十分懦弱」,並指責民主黨人遲遲不通過准司法部長塞辛斯的提名。白宮聲明稱:「耶茨不肯執行保護國民的命令,其做法背叛了司法部。川普總統已經解除耶茨的職務。」
司法部長質疑總統實屬罕見,而白宮主人大動干戈,在新聞稿中嚴詞指責屬下也並不常見。川普今次炒了拒絕執行移民行政命令的耶茨,以顯示自己才是新老闆,並向民主黨延宕內閣同意叫陣,再度掀起兩黨政治風暴;雖說司法部長人選屬總統行政提名權限,但總統難容異見,不聽話就換人,也讓美國輿論憂慮美國司法的獨立性。
約900名國務院官員簽署內部異議文件抗議川普禁令
約900名美國國務院官員簽署了內部異議文件,抗議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禁止7個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公民入境美國的禁令,一位聲稱熟悉這份文件的匿名官員今日表示。
國務院高級官員證實,該文件已通過部門的「異議渠道」提交給代理國務卿湯姆·山農(Tom Shannon)。「異議渠道」作為一個官員可以對政策表達不滿意見的方式,「這是一個重要的進程」,代理髮言人馬克·托尼(Mark Toner)表示,「代理秘書和整個部門都很重視和尊重大家的意見,它允許國家員工對高級領導人坦誠表達不同的政策觀點。」
這份文件還提議希望民主黨議員外交事務委員會轉告川普不要對國務院雇員進行報復,因為國家外交事務手冊上規定:禁止對使用正式渠道提出異議的人做出報復行為。白宮發言人希恩·司柏思(Sean Spicer)周一表示,他已經知曉這份文件,並且警告了職業外交官,他們可以選擇「參與計劃,或者離開」。
異議文件上說,這項政策「違背了非歧視、公平競爭,以及歡迎外國遊客和移民這些美國原本所具有的核心價值觀。」
路透社評價道,這份行政命令會影響美國與那些受牽連國家的關係,煽動反美情緒,並且傷害到那些由於人道主義原因需要訪美的人員。
頻頻改口,川普移民行政令到底是個啥?
周二(1月31日)白宮發言人斯賓塞(Sean Spicer)在發布會中表示,「禁止」並不能用來形容川普總統關於臨時限制7個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的移民和旅行者的行政命令。斯賓塞說,「他(川普)已澄清,那不是禁穆令,不是禁止旅行令。那是一個確保美國安全的審查系統。就是這麼簡單直白。
當記者問道川普在推特中稱其行政令為禁令的原因時,斯賓塞解釋道,「川普總統之所以用「禁止」一詞,是因為媒體用了這個詞。「禁止是指不讓人進入。如果是那樣,325000人就不可能進入美國。」
同時,美國國土安全部長約翰·凱利為川普總統簽署的禁止移民和難民入境的行政令辯護,稱本星期將有872 名難民獲准進入美國。他說,這些難民經過了嚴格調查。他還說,如果不許他們入境,會對他們造成「不必要的困難」。凱利還說,來自上述七個國家的公民如果持有雙重國籍,而另一個國籍不再上述七個國家之列,還是可以進入美國。
此前,川普28日發表非官方書面說明稱,「必須澄清,這不是禁穆令。這是媒體的錯誤報道。這無關宗教。這是攸關恐怖主義和維護我國安全的(行政命令)。」川普堅稱美國需要這類嚴格審查,需要建立「極端審查」機制,且這樣的審查機制應當持續多年。
面對廣泛的質疑,NBC報道,川普解釋其旨在捍衛國家安全,無關宗教——超過四十個穆斯林國家不受此禁令影響。川普還「甩鍋」給歐巴馬政府,稱「我的政策和歐巴馬總統2011年的做法相似,當時他下令6個月內禁止向伊拉克難民簽發籤證。」 川普補充說,「這些國家(行政令中七個國家)都是歐巴馬政府確定的恐怖主義來源。」
但是,在美國國內抗議浪潮不斷下,川普政府立場已經出現鬆動。當地時間29日,白宮幕僚長普里伯斯說:持有綠卡者允許入境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