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發炎、肌鍵炎、關節炎、意外跌落、夜間恐懼症以及笨手笨腳的情況,都有可能是不合適的棲木所造成。所有的鸚鵡都是這樣的,只要有地方站就可以了,它不會告訴你---這支棲木有問題。
從對的腳開始
在挑選棲木須由了解腳的大小開始,即使是同種的鸚鵡,腳的尺寸也不見得相同。鳥類專家一致認為:鸚鵡的腳要能包覆棲木的75% (約包覆整支棲木的四分之三),這樣是最理想、舒適的。
如果鸚鵡太小不易測量,可用目測法,65% ~ 75%都是可接受範圍之內。特別計算棲木尺寸的目的是在於降低鸚鵡腳掌骨頭的負擔,跗蹠骨(是一連串的關節,像手腳趾頭,鳥類棲息時使用最多的骨頭)不能一直是平的。
鳥類專家指出,如果棲息木太大,鸚鵡第一個內彎的趾頭和第一個前伸的趾頭之間,就很容易因壓力發炎,而且有些鸚鵡會在睡覺的時候跌落,因為腳趾無法握好棲木。但是,腳趾也不應該完全包覆整個棲木,否則長時間下來,這種壓力會造成肌腱炎或關節炎。
不同狀況下的棲木尺寸
休憩棲木:鸚鵡的腳要能包覆棲木的75%,將該棲木擺放在鸚鵡最喜歡或是最常站的位置(通常是鳥籠內的較高處)。
磨趾棲木:可以挑比休憩棲木稍微大一點的,鸚鵡的腳要能包覆棲木的50%,讓鸚鵡在較大的棍面跳上跳下。這些攀爬移動的動作都是在幫鸚鵡修磨腳趾甲,同時幫助嘴喙保持在最佳狀況。這種棲木適合放在飼料或水杯附近,因為鸚鵡會在這裡待上一段時間,但並非太長。切記,不能讓鸚鵡長時間站在磨趾棲木上,因為過度磨擦可能會造成腳部的紅腫、脫皮。
多少棲木?
應該在鳥籠內放多少種棲木?專家建議一個鳥籠內應有三支棲木,一支超舒適的休憩棲木,加上兩支不同材質、尺寸的棲木,這會讓鳥籠平添許多樂趣,但又不會顯得太過擁擠。
將棲木擺放在不同高度、位置,這有點像是模仿大自然的環境,能讓鸚鵡比較不會覺得無聊,畢竟鸚鵡是野生動物,有天生本能和需求。三種棲木也可以是不同材質,一支天然的(樹枝)、一支磨趾的(修飾用)、一支合成的(人造)。鳥籠裡不應該只有筆直的木棍和塑膠棍!讓鸚鵡可以在不同的棲木上移動,是絕對必要的,這可以讓它們運動,同時也能減少結繭,而且不同的棲木直徑和形狀都能增加鸚鵡腳部運動、訓練不同的肌肉。
棲木種類
天然棲木:指的是由天然樹枝所構成的棲木。因為天然樹枝所散發出來的熱會讓鸚鵡覺得很舒服,自然的粗細變化也提供不同的休憩點供鸚鵡活動,因此天然棲木也是休憩棲木的首選。需注意的是,如果是撿未經處理的樹枝,請記得消毒。可用半杯的漂白水加一加侖水稀釋,清洗樹枝後曬乾;或者,將樹枝浸濕後用烤箱烤乾。材質較為堅硬耐咬的木頭,如石南屬灌木(Manzanita)、龍眼木、芭樂木…等,不容易咬壞,都是非常適合給愛啃咬的鸚鵡。而仙人掌木表面則有很多孔洞可以抓握,能增加鸚鵡的腳部運動。
磨趾棲木:由混泥土或是其它複合材料所做成的,表面做特殊材料,可以修磨鸚鵡的趾甲,同時幫助嘴喙保持在最佳狀態。
合成棲木:棉繩/麻繩棲木,食用棲木,塑膠合成棲木,…款式很多,提供的功能也不同,因此擺放的位置並無受限,有些甚至可擺在鳥籠外任一處安全的休憩區讓鸚鵡隨時陪伴在主人身邊。
棲木的清潔與汰換
定期清洗棲木表面,每星期或兩週徹底清洗一次;變換棲木位置,讓鸚鵡可在不同位置活動;最後請更換老舊的棲木。
棲木對於鸚鵡來說,就像是水對魚一樣的重要,請您細心地替它們挑選適合的棲木,呵護它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