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忠:春節最應保養的,不是胃,而是心臟|一定要提醒父母
曹文忠 滄州市中醫健康保健中心首席治療專家、滄州市針灸研究所所長
來源:當歸中醫學堂
《說岳全傳》裡面講過一個故事,宋將牛皋與金兀朮交戰一生,牛皋最後將金兀朮打倒在地,非常高興,大笑不已,結果當場笑死。在中學我們學過《范進中舉》這篇文章,范進中了舉人,高興過度而精神失常。成語「樂極生悲」差不多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為什麼要舉上面兩個例子呢?因為每年的國慶,春節長假,醫院裡會增添很多心臟病、心腦血管疾病復發的老年人。現在,時值新春佳節,又是親朋團聚歡樂之時。每當這個時候,新聞媒體會不斷地提醒人們,一定要注意身體,可惜,他們只從飲食和休息的角度來說,卻不知道,過節的時候,太過高興,太過熱鬧恰恰是中老年人心腦血管病多發的直接原因。所以,春節我們更應該注重心臟的保養。
發病原因
現在年輕人大多不和老人一起生活,加上平時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快,難得有較長時間跟父母生活。老人呢,整天孤孤單單的,孩子們不在身邊,精神常有失落感,好不容易盼到春節長假孩子們都回來了,自然非常高興,春節本來是個喜慶,團圓的節日。一家人包括一年難得見面的遠方親人,團聚在一起,做一大桌子高蛋白高脂肪的佳肴,興致所至,還要有酒助興。
結果脾胃的工作加重了,需要更多的氣血來幫助,就要借用原本供給心臟的氣血,這就是中醫所講的暗耗心血,子(脾胃屬土)盜母(心屬火)氣。而人在高興的時候,本來就心氣渙散了,即中醫認為的「喜傷心」。同時,因攝入過多的高能量難消化的食物又使本已超負荷的心臟來幫助脾胃,受損傷的臟腑實際上是心臟,心臟的發作也就在所難免了。
如何判斷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年一度佳節的到來,七天放鬆的長假,中國傳統習俗賦予春節特有的喜慶氛圍,節日期間頻繁的迎來送往,要想把這種高興致的情緒控制在身體機能適應的範圍內,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結果,不堪重負的心臟終於承受不了了,出問題了,有突發症狀了。
有哪些症狀的出現預示著心臟將要出問題呢?注意以下幾點:
說話時總覺得舌根發硬,查看舌頭也沒有什麼特殊異常;
睡眠不好,夜裡總覺得前胸憋悶,總想把窗戶打開透透氣;
白天屋裡溫度適宜卻莫名其妙地感覺心裡發冷疲憊膽小,平時很踏實的心臟忽然變得擔不住事,一點小事都會驚恐萬狀;
脾氣性格突然的變化,很溫和的性格,一下變得暴怒或善哭善笑;
舌紅少苔、口中少津、兩手心腳心發熱以致焦慮不安等等。
老人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高度警惕了,這是心臟發作的典型徵兆,也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提醒我們要關注心臟了。
穴位調理
首先要及時就診就醫,其次是在家做好防治措施。其中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用好保命穴「內關」。
無論是針灸臨床還是預防保健,心臟的隨身保健醫生首推內關穴,該穴有寧心安神、寬胸理氣、振奮胸陽、和胃降逆的作用,它的主治範圍就是心臟系統疾病,以心臟供血不足心律失常最有效。同時對消化系統疾病治之亦有效。它的位置很好找,手掌朝上,腕橫紋上二寸兩筋之間,用大拇指尖用力按壓使之有酸麻感,持續按壓五分鐘即有效。
配合在後背的心俞拔火罐有助於療效的提高。如果合併明顯地消化不良在按壓內關後,馬上用力按揉雙側足三里,力量要大,以下肢有明顯地酸脹感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