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黨要贏40個國會議席、捍衛丹州政權,還要重奪登嘉樓、吉打和雪蘭莪州政權?憑什麼 ?
(吉隆坡31日訊)憑什麼,伊斯蘭黨要在來屆大選贏得40個國會議席、捍衛丹州政權,還要重奪登嘉樓、吉打和雪蘭莪州政權?
政治評論員與朝野政黨領袖多數認為,目前伊黨堅持的伊刑法及宗教治國理念,只有吉蘭丹和登嘉樓子民「接受」,換句話說,伊黨政治勢力也只限於這兩州,所訂下的大選目標一廂情願,自以為是。
時事評論員陳亞才認為,伊黨與在野黨的合作關係不存在,伊黨的優勢也不復存在,評價目前伊黨的實力,該黨未免將大選目標訂得太高。
伊斯蘭黨主席拿督斯里哈迪阿旺指出,該黨放眼在下屆大選奪下40個議席,且透過捍衛吉蘭丹、重奪登嘉樓和吉打及奪下雪蘭莪的方式,確保穆斯林得以繼續掌權。
他昨日出席一項匯報會時說,這項策略主要是為了壓制巫統的氣勢,促成政治局勢的變化。
「我們必須了解這些道理,不要一味橫衝直撞,要作出檢討和反省。」
但哈迪指出,這不意味著伊斯蘭黨傾向種族歧視,因為他們只是本著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行事,由於上屆大選議席不均,如今伊黨將重新檢討他們與行動黨及公正黨的合作關係。
敦馬只關注其地位
「民聯上屆大選贏得的89個議席中,只有39席是穆斯林議席,非穆斯林議席多達50席,當時還有人企圖透過不信任動議換政府;如果再奪下國陣的30個非穆斯林議席,非穆斯林議席將增至80席,讓只有39席的穆斯林掌權是否合理?」
哈迪阿旺也指出,前民聯雖然秉持不干涉各成員黨政策,但行動黨和公正黨在伊黨提呈伊刑法私人法案時,展露真面目,強烈反對該法案,並指修改355法案的動議或不會被國會通過,因為伊斯蘭黨和巫統的議員或無法達到所需要的112票。
「這一切,都是因為土團黨主席敦馬哈迪在擔任首相時,透過調整選民結構方式,讓國陣繼續掌握大權,一些州屬如吉打、登嘉樓、吉蘭丹和北霹靂的國會議席選民人數可能達到10萬人,反觀在柔佛和其他州屬的國會選區可能只有2萬選民,這些措施都旨在制止伊斯蘭黨贏得更多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