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銜貝勒載濤(1887年6月23日-1970年9月2日),字「叔源」[1],號「野雲」,愛新覺羅氏,滿洲正紅旗人,醇親王奕譞第七子,過繼為鍾郡王奕詥嗣子,光緒同父異母弟,溥儀叔父。
生平
光緒十六年,載濤封二等鎮國將軍。三十四年,與鐵良等任總司稽察。宣統元年,管理軍咨處事務。二年赴日、美、英、法、德、意、奧、俄八國考察陸軍。同年五月,派任赴英國專使大臣。三年,任軍咨大臣並掌管禁衛軍,後任蒙古鑲黃旗都統。1912年1月,與載洵等組織宗社黨,同年3月解散。1917年,張勳復辟,任為禁衛軍司令。1931年,國民政府聘為國難會議會員。1949年後,歷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
載濤曾留學法國索米騎兵學校,專修騎兵作戰科目。一生愛馬,1949年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韓戰時到內蒙古為中國人民志願軍選馬。
載濤為京劇票友,武工紮實,即能長靠又能短打,更擅猴戲,與楊小樓均為張淇林親授;李萬春曾向載濤學戲三年。
1970年,載濤在北京逝世,終年82歲。
載洵1886—1949 光緒帝弟
郡王銜貝勒載洵(1885年5月20日-1949年),字「仲泉」,號「痴雲」;俗稱洵貝勒,右翼近支鑲紅旗第一族宗室。醇親王奕譞第六子,光緒帝之弟,宣統帝之叔。承繼瑞敏郡王奕志為嗣。
生平
光緒十一年(1885年5月20日),載洵出生。光緒十三年(1887年),封不入八分輔國公。光緒十五年(1889年),晉升為奉恩輔國公。光緒十六年(1890年),次年又晉升為奉恩鎮國公。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襲多羅貝勒。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加多羅郡王銜。宣統元年(1909年),任籌辦海軍大臣,並赴歐美考察海軍。宣統二年(1910年9月28日),出使日本。日本國宮內大臣秘書官長崎省吾負責接待[1]。宣統三年(1911年),任慶親王內閣海軍部大臣。
辛亥革命後,在北京、天津閒居。1949年,死於天津。
愛新覺羅·載灃
恭親王
順承郡王訥勒赫
慶親王奕劻
醇親王奕譞
肅親王善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