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界的喧囂一刀兩斷!中國最後的穴居部落!

@ 2017-01-27

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21世紀中國最後的穴居部落!

攝影/桂花飄落

它與世界的喧囂一刀兩斷,十幾戶人家住在一個山洞裡,沒有親眼所見,你真的很難相信這是真的。

但這確實是真的!

攝影/桂花飄落

這就是貴州的中洞苗寨,據說被稱為「亞洲最後的穴居部落」。

中洞苗寨位於貴州省紫雲縣格凸河畔水塘鎮格井村,離紫雲縣城約30公里,距貴陽161公里。

攝影/桂花飄落

先輩躲避戰亂於此,直到2013年才被發現!

這個高50多米,寬100多米、深200多米的洞穴,生活著十幾戶人家,他們的祖輩為躲避戰亂而定居洞中。

攝影/桂花飄落

直到2003年,一個叫胡蘭克·博德的美國來到中洞,捐款10多萬人民幣架通了從山下到中洞的輸電線路,外界才得知中洞苗寨的存在。

攝影/桂花飄落

別有洞天,天然的家園

洞內開闊、寂靜,這裡的天空永遠是凝固的!洞中人家籬笆做牆,洞頂便是屋頂,家中陳設多是做工拙樸的木頭箱櫃、桌凳。

攝影/桂花飄落

靠近洞口散布著幾十座同樣沒有屋頂的干欄式木柱竹樓,像舞台布景,人們就在這舞台上天天演繹著真實的「山頂洞人」古樸生活。

攝影/桂花飄落

所有洞穴內的房屋,無一例外地都沒有蓋房頂,怪石嶙峋的洞頂,成了一個巨大的公共天花板。

攝影/d60xinshou

曾經的洞中小學,現在已搬離,學校外有一座籃球場,是孩子們最喜愛的地方。

攝影/桂花飄落

洞穴內的人間煙火

由於受到交通和語言的限制,中洞人也不願與外界有太多的接觸。他們就在洞穴周圍的石窪上,種植玉米等作物為生。

攝影/桂花飄落

每周到15公里外的集市買些油、鹽等生活用品,其餘的日子在家種田、放牛或養豬,在以前,中洞人還大多自己紡紗織布、自做衣服。

攝影/桂花飄落

洞中的水常年貯存著用之不竭的山泉水,哺育著中洞人民。「與世隔絕」的生活一點也不無聊,大家一起去說說笑笑。

攝影/桂花飄落

簡陋的牆壁和書桌,也是童年的美好回憶。

攝影/桂花飄落

簡陋的鍋具,簡陋的火台,做出最美味的食物。

攝影/桂花飄落

就是不願搬!

為了改善中洞苗人的居住環境,當地政府先後採取修道路、架電線、建水窖、安裝電視轉播塔等一系列扶貧措施。

攝影/桂花飄落

2008年,針對洞穴內潮濕、陰暗的惡劣環境,為了讓洞中苗人整體搬出洞外居住,紫雲縣實施了「中洞組移民搬遷項目」,在距中洞500米的山下新建了移民房屋和寄宿制學校。

2009年6月,中洞小學正式搬遷至洞外新建的寄宿制學校。洞中苗人搬出洞外後,部分居民因不適應洞外生活,居住不到一個月又搬遷到洞中生活。

攝影/桂花飄落

談及不願搬出的原因,苗人王鳳清說:「窮家難捨,故土難離。洞中冬暖夏涼,不怕颳風下雨,我們很難再適應外面的居住環境。」

攝影/d60xinshou

入夜,中洞內的籬笆屋亮起了電燈。對於這裡的居民來說,山下也許對他們有誘惑,但始終敵不過這個洞穴之家。

攝影/桂花飄落

怎樣去這個神奇的洞穴部落?

坐標:貴州省安順紫雲縣的水塘鄉。

交通方式:自駕+徒步

方式一:進洞的路途十分艱險遙遠。從政府為這裡居民修築的公路盡頭下車,還要步行一小時崎嶇山路,途中翻越一座高山,再爬到對面的山腰上,才能到達此洞口。沿途懸崖峭壁亂石擋道,多處山路的寬度不足一米。

攝影/桂花飄落

洞口被蒼松翠竹所遮掩,真正的山頂洞人哦。

攝影/d60xinshou

洞裡現在可以住宿,有幾戶人家還辦上了客棧。

攝影/桂花飄落

今天是除夕,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

在新的一年裡,祝大家將世界的喧囂屏蔽在心靈之外,

獨守自己心靈的寧靜!

攝影/桂花飄落

祝你

在喧囂的21世紀中,

找到自己寧靜的世外桃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