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50名苦主砸超過百萬新元,購買虛擬貨幣進行各項投資計劃,卻稱遲遲無法回本掀糾紛,除了紛向追債公司求助,也向警方報案。
其中一名苦主陳先生(44歲,業務經理)說,日前召集其他人上債務公司求助,稱花血汗錢向投資公司Ufun購買虛擬貨幣U貨幣(Utoken)進行投資卻血本無歸。
他指出,2014年8月份經友人介紹開始投資,一共投下4萬4950新元(約13萬4850令吉)的血汗錢,起初有取回1萬新元(約4萬4300令吉),過後就沒著落了。
「剛開始,上線向我推薦購買虛擬貨幣,投資在泰國的度假屋項目,指能獲巨高利潤,我於是心動下重本。」
陳先生說,他在同年10月親自飛到曼谷,參加4天3夜的活動,還到場地參觀。
「公司舉辦了盛會,有媒體報道,還邀請泰國貴族剪綵,讓我完全相信。」
他指公司在2015年被泰國警方取締,之後投資項目泡湯,但公司仍在運行,其中一名負責人還公開YouTube視頻喊冤,交代投資者不必驚慌擔憂。
陳先生說,之後,公司又推出新項目,稱只要另交出一筆現金,能將原有的投資款數轉到另外一個名交易品台,進行房地產和礦業投資。
據透露,有關平台泡湯後,公司又推出新平台,被指遊說投資者交出現金,轉向投資銀條。
有感情況不妙,陳先生從去年底開始徵詢律師意見,發現打官司要花費的不是一筆小開銷,最後決定請追債公司幫忙,也上警局報警。
「我想勸請投資者進行投資時,一定要有法律文件或其他相關認證,否則一律不可信。」
警方證實已接獲投報,並在瞭解情況中。
UFUN (S)去年列黑名單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網上資料顯示,UFUN (S) Pte Ltd自2015年7月就被列入黑名單。
當局將一些被誤認為合法,或未經批准而從事商業活動的機構列入這個名單中。
UFUN (S) Pte Ltd位於加冷CT Hub的辦公室已人去樓空,辦公室已換了別家公司。
新加坡報社嘗試聯絡公司負責人,但一直聯絡不上。
另一方面,藍國慶律師說,虛擬貨幣不受金融管理局管制,當局也不監管該貨幣的使用或交易,因此投資者在法律制度下不會受到保障。
他指出,這類投資公司只受到普通合約和公司法的管制,因此投資者需自己做出風險評估,瞭解該公司的具體情況,才進行投資。
有人虧損216萬
追討群組開啟人阿肯說,發現周圍不止他一人涉及被騙,於是開啟追討群,如今累積了161名苦主的聯繫,當中有人稱虧損了72萬(216萬令吉)。
追債公司KX-Unit的陳先生(33歲,經理)說,截至週二,已有約50名苦主上門求助,涉及款額超過百萬新元。
「我們也在面子書發表請願書,將事情公開,希望更多苦主可以站出來,討回公道。」
此外,陳經理說,投資遇騙的案件在新加坡有上升的趨勢。因此懇請受害者前來報案,討回公道。
他坦言根據經驗,不少欺詐案很難追回投資本錢。
「很多時候,大部分的錢已被轉移到另外一個戶頭或被花光。」
他說,即便如此還是會竭盡所能,目前已成功聯繫到負責人,開始協談。
「事後,我們也會將所有調查資料交給警方和商業事務局,讓他們進一步調查。」
公司4人涉洗黑錢被捕
苦主陳先生說,有關虛擬貨幣公司在2013年成立,是個國際網上投資平台,橫跨中港泰新馬。前年5月份,4名和公司相關,涉嫌參與金字塔騙局及洗黑錢者在曼谷被捕。
他說,曾到投資公司位於加冷一帶的辦公室卻發現人去樓空,搬來另一個公司。據他瞭解,新加坡投資公司有一名負責人。
苦主一般都是不熟悉金融工具的投資者,指對方堅持需用現金交易,由「上線」將現金轉交給負責人,負責人再將錢「存入」網上戶頭。
記者也嘗試聯絡一名「上線」,但至週三下午截稿時間為止,仍聯絡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