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認為功課太簡單導致孩子學習低落?

@ 2017-01-22

一位老師問了因功課太簡單而導致的學習挫折的問題。花了好久的時間回覆,也因此拋磚引玉,把自己的意見放上來,歡迎大家提出更寶貴的建議喲!

親愛的老蘇,您好:

聽聞您、與拜讀您的書後,也讓同為教師的我有許多感動,最近我遇到一個大難題了,或許我沒有讀通您的書,不知道是否方便請您直接指導,就發問了,如果您方便再給我回訊,感謝。

~關於學習挫折~

最普遍常見的學習挫折是跟不上,而造成的學習低落,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爸爸媽媽比較常做的事情,是請老師幫忙撥出時間找出問題點,引導他學習上手。最近我遇到的是,因為覺得功課太簡單而有的學習低落,這個問題比較值得思考的是:家長要老師再切割自己的時間再做更多的值得挑戰的事情給孩子。為什麼我的感覺是這不是問題的根本呢,這樣是不是會造成孩子的被動學習呢?

所以,不知道為什麼我會覺得主要問題是在更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如果面對簡單的事情,孩子更懂得每天保持一貫快樂學習的態度,並且把每一件事情做好,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導呢!

不知道還可以怎麼做會更好? 真不好意思,麻煩您了。

您好:

這個問題,其實應該從兩個層面來談:一個是「孩子為何學習低落」,一個是「家長認為功課太簡單導致孩子學習低落」的問題。

我們先來談談學習低落這件事。學習低落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有些孩子是因為聽不懂而產生的學習挫折;有些孩子則是因為在家中沒有規律的學習習慣而導致的;有些是因為孩子本身怕丟臉;也有些孩子是自負的覺得學習很簡單而不肯用心;最後才是真正聰明到覺得寫功課一點意思也沒有的孩子。

對於那些要求您多出些挑戰性作業的家長,您要請他們一起來和你檢視:這孩子真的是太聰明、因為作業太簡單缺乏動力嗎?若是,您可以鼓勵家長,可以讓他在課後多去上一些有助於智力開發的課程,例如資優數學,讓孩子的潛能得以得到更棒的引導。

不過這類孩子畢竟少數,這類家長也是少數,大多數學習低落的孩子,還是跳脫不出「聽不懂」及「沒有學習習慣」的問題。那麼這部份,就該從他們的「家庭生活習慣」開始修正;而老師改善出功課的方式,也可以多少改變這樣的問題。

回到出功課這件事,這的確是需要深思的大智慧。過多或過少,家長都會有意見。

「快樂學習」之所以讓人詬病,主要是因為「快樂」並沒有結合到學生的「學習成效」。要讓孩子保持愉悅的學習心情很重要,但也要展現出我們在教學的專業。而出功課,就是老師們每日展現專業的最佳時機了!

出功課時,原則上有些細節可以留意:

每天都有國語和數學類要手寫的作業

每天手寫的作業盡量勿超過三項到四項

若有進度壓力,則可在學校讓學生先完成一部份作業

其餘作業項目,盡量是一些動手操作的實作作業

避免過多的抄抄寫寫的作業

可視情況額外增加創意作業

老師自己設計、符合學生程度的作業更好,例如「每日數十題」

習作類及須訂正的作業,一定要嚴格把關......

這些細節注意到了,家長則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但是若您是想要更深層的與家長互動,就應該仔細去檢視自己每日出的作業,是不是具有真實的學習效果?像我自己寧願省去出查字典、造句、生字語詞重覆寫好幾行......這些作業,換成對學生有意義的「寫作」及「閱讀」類作業;永遠寫不完的「數學練習卷」、「數學練習簿」,我寧願換成我自己針對學生程度額外出的數學練習題,或請他們老老實實的把數學習作弄懂。重點是,您要自己真的覺得有效果,並且也要說服家長和您一起來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

每個學期的班親會,對我而言都是一種和家長溝通的好時機。我會舉出許多的例子,證明孩子在這樣正確的學習觀下,有顯著的進步。我也會請家長們彼此分享孩子學習成長的原因。平時多發些好文章及班刊,也是邀請家長一起成為學習共同體的方式之一。

不同程度的學生,真的是需要給予不同的學習素材。例如:出數題時,程度好的學生可以出難一點的應用題;程度跟不上的,可以出反覆練習的計算題。數學練習簿,也可以分成基礎篇及進階篇,程度不一的學生來寫。重點是,您要親身實驗過後,確定這樣的分法適合您班上的孩子,才能開始全面實施,若不行則還要再修正。同時,也要讓您的家長,明白您這樣規畫的用心及心意才行。

出功課真的是一項大智慧的工程!每日不斷調整成符合您班上每位孩子的需求,就是最棒、最有效果的作業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