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NMoney報道,受累於「自作自受」的現金危機,印度的「全球增長最快經濟體之旅」宣告結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6日指出,印度經濟增長的速度已經落後於該國的北部鄰國——中國。根據該機構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2016年印度經濟增速將為6.6%,而中國的為6.7%。
日前,《福布斯》發布報告稱,印度的GDP總量已超過英國。2016年英國GDP為2.29萬億美元;2016年印度GDP為2.3萬億美元。對於這一重大超越,印度內政部國務部長基倫·里吉朱(Kiren Rijiju)在個人Twitter上發表推文稱,印度已經超越英國,成為繼美國、中國大陸、日本、德國和法國之後,GDP全球排名第6位的國家。
此前,英國智庫經濟和商務中心(CEBR)曾在2011年12月發布數據稱,印度GDP到2020年才會超過英國。但為何這一天提前到來了呢?t 得益於過去25年的快速增長和英國脫歐。在英國脫歐前IMF曾預測, 2016年英國GDP原本應該達到2.76萬億美元,排名第5名,法國第6名(2.46萬億美元),但誰都沒料到的脫歐黑天鵝事件發生後,英鎊貶值導致英國GDP縮水。
IMF還降低了對印度當前財年經濟增速的預期,下調幅度為1個百分點,很大程度上歸因於該國政府廢鈔決定所催生出的「臨時負面消費衝擊」。兩個月前,以總理莫迪為首的印度政府宣布廢止本國兩種流通量最大的盧比紙幣。
2016年11月8日,莫迪宣布,為打擊腐敗和偷稅漏稅行為,當日午夜廢除500盧比和1000盧比兩種面額的紙幣。這意味著印度86%的現金幾乎一夜之間退出流通,對嚴重依賴現金的印度經濟造成了重創。受廢鈔之舉影響,印度經濟的很多部門陷入停滯狀態。
根據政府數據,在截止9月份的一個季度內,印度經濟增長7.3%。現如今,印度政府已經下調了對當前財年的經濟中增長預期。分析人士預測,印度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
對此,IMF持同意態度。不過,IMF認為,印度經濟增長最終將回暖:2017年印度經濟增幅將重返7.2%的高位,而2018年則會增長7.7%。
2015年初,莫迪政府宣布將印度未來十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維持在9%-10%的增長水平。但實際印度GDP增速高達7.2%,GDP約為2.18萬億美元,超過中國的6.9%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由於印度擁有13.1億人口,人均GDP僅為1617美元,位居全球12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