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 1 個行為表現就是代表高情商,未來想不成功都難!

@ 2017-01-18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史丹福大學曾做了一個「軟糖實驗」,實驗內容是對參加實驗的幾個四歲孩子,他們把幾個四歲的孩子帶到一間只擺放一張桌子的屋子裡,告訴他們每個人現在有一個特別好吃的軟糖,但是如果二十分鐘之後再吃,就會再給他們另外一顆糖。如果孩子們立刻吃掉的話就不會再有另外一顆糖了。有些孩子立刻吃掉了實驗的第一顆軟糖,而另外一些孩子則是耐心的等待了二十分鐘,吃到了兩顆軟糖。

實驗結束後,實驗小組對這幾個被測試的孩子跟蹤研究了 14 年,發現那些當初實驗時立刻就把糖吃掉的孩子,或固執或優柔寡斷,缺乏耐心。而那些吃到兩顆糖的孩子,在青春期自控力很強,他們會為了更遠大的目標暫時犧牲眼前的利益。情商高的人可以很好地協調各個方面的關係,有較強的情緒調節能力,樂觀的品質等等。

說的這麼籠統,怎麼知道高情商的報備到底是什麼表現呢?別著急,我們現在就一起去看一下。

1:學步走路早

孩子一般都是一歲學會走步,但是有些孩子可能會比較早。這樣的小寶貝能夠克服獨立行走的恐懼,比較果敢。但這並不代表越早走路越好,有研究表明,過早的學步,寶寶的上半身的重量會壓迫脊椎,加重下半身的負擔,久而久之,容易使脊柱和下肢變形。因此學步也不可過早,要以寶貝的自發作為原則。

2: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小孩子對於外界的認知常常是一種新奇的狀態,少不了會有好奇心和探索欲,一般孩子的好奇心無法持續很長時間,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但是好奇心強烈的孩子有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執著,喜歡通過探索未知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3:能夠察言觀色

情商高的孩子,能夠迅速捕捉到家長的行為舉止、情緒變化,並且適時的給家長關懷,至少是不給家長添亂。

4:自制力、自信心強

自制力有時能夠控制自己對於外界的誘惑,有時表現為孩子有極大的耐心,當然自制力也表現為孩子能夠自發的抑制不良行為的發生。而自信是成功的基礎,有自信的孩子從容淡定。

其實高情商不是先天就有的,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慢慢的提高。因此,即使自家的寶寶沒有中標,家長們也不要灰心喪氣,情商的培養是一個穩步前進的過程。

歡迎各位寶媽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