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承諾2017年將歸還中國領土,新中國放棄了多少領土,中俄之間是通過邊境談判的方式處理冷戰之後領土邊界問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同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政府共進行了三次多輪邊界談判,歷時40多年。 第一次談判開始於1964年2月,持續了約半年時間。第二次談判在1969年10月至1978年6月之間進行。第三次從1987年2月開始直到現在。
前兩次談判,在當時的具體歷史條件下,雙方沒有達成協議。在1987年開始的這次談判中,中蘇雙方首先統一了解決邊界問題的原則,同意以有關目前中蘇邊界的條約為基礎,根據公認的國際法準則,本著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精神,公正合理地解決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1991年,中蘇國界東段協定簽署,除黑瞎子島和阿巴該圖洲渚兩塊地區,其餘約4200公里的邊界線走向已經確定。在這個協定中,中方在基本實現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方一側島嶼(包括珍寶島)劃歸己方的同時,還保留了經黑瞎子島外側在兩江水域的航行權,以及經圖們江口的出海權。一些西方媒體的分析認為,中俄如何處理這兩個剩餘地區的邊界事務,與這兩個大國的關係走向密切相關。
在西段邊界問題上,蘇聯解體後,俄、哈、吉、塔四國政府組成聯合代表團繼續同中國進行談判。1994年,中俄簽署中俄國界西段協定,確定了54公里的中俄西段邊界線走向。也就是說,在10年之前,中俄雙方達成一致的邊界線長度已經占了中俄邊界線全長的98%,而且這98%的中俄邊界線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勘界工作,在實地樹立了界碑。按照法律程序,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將在中俄兩國立法機構批准後正式生效。生效後再由兩國商定何時勘界。這樣,該補充協定和1991年簽署的中蘇國界東段協定、1994年簽署的中俄國界西段協定一起,從法律上明確了中俄兩國長達4300多公里的邊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