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前先拋一個問題:陳冠希是不是娛樂圈讓人覺得最可惜的明星?
這兩天何炅的一段爆料把好久沒話題的陳冠希推上了熱門。
何老師說,很多年前他做一個音樂節目 ,採訪當時很紅的歌手陳冠希,但在採訪的過程中陳冠希竟然一直在莫名其妙地笑。當時何老師覺得他很不尊重人,於是在採訪結束後對陳冠希說「雖然你很紅但是你應該尊重我的工作」。
結果陳冠希說,我在笑是因為你全程都把我叫陳奕迅……
這應該是何老師主持生涯中最大的「污點」了吧?
想必如果是陳奕迅知道了,也會有如下反應:
而陳冠希的脾氣竟然可以好到這種程度,別人在一個採訪中叫錯了他的名字,他也完全沒有生氣發火。
再加上他笑起來是這樣的,溢出螢幕的少年感,好感度簡直蹭蹭上漲。
在那次的採訪里因為陳冠希國語不好,有時候回答的問題驢頭不對馬嘴,讓人想笑。
白色的領子是什麼鬼啦,感覺陳冠希和何老師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
陳冠希還提到自己的理想,希望在30多歲的時候能做一個導演。
看看當年懷揣夢想並且顏值無人能敵的陳冠希,再看看現在退出娛樂圈糊到扶不起來的「山寨趙本山」,頓時覺得好唏噓。
巔峰時期的陳冠希到底有多厲害啊?想必有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
我們先來看他的顏值。
陳冠希的五官很精緻,基本上就是毫無瑕疵的那種。
不笑的時候,會覺得他是乖乖的,帥帥的。
有些小表情超級軟萌,情不自禁就想給他一個擁抱。
來個動圖你們感受一下,感覺分分鐘要陣亡了!
笑起來完全是另一種感覺。
很多人形容陳冠希都會覺得他是「痞帥」,原因就在於他標誌性的咧嘴角笑。
漫不經心地勾了一下嘴角,就有讓人心跳加速的力量。
叼著煙的時候,有些慵懶有些隨意:
側顏真是無敵了:
叼著煙的側臉呢?!簡直是大殺器。
還有不少人覺得陳冠希是他們心中留寸頭最好看的人:
有粉絲剪過巔峰時期余文樂和陳冠希的對比視頻;摸著良心說,余文樂年輕時候也是帥得不行了,但跟陳冠希放到一起的時候,竟然輸了!
謝霆鋒年輕時候開創了偶像派的先河,可他跟陳冠希放到一起對比的時候,好像也輸掉了。
當然了,審美是一件很主觀的事,可能還是會有人認為陳冠希沒有帥到驚世駭俗的地步。
但陳冠希的帥確實是形成了一種潮流,後來有很多人都在刻意模仿他,甚至也有人直接用他的名字代替「帥」這個字。
再說陳冠希的演技。
很多人認識陳冠希,應該是從《無間道》開始的。
他在裡面演少年劉建明,初出茅廬的小警察。
隨便一個眼神是不是都很有戲,充滿層次感。
在一群人中真是光彩奪目。就算是花瓶,也是有內涵的花瓶。
後來他又演了《頭文字D》,也是一部可以讓人記很久的作品。
自然清新的演技,應該可以隨便甩現在的流量小生三條街吧。
但陳冠希演技的巔峰是發生在2006年的電影《狗咬狗》,所有看過的人都對他讚不絕口。
他在裡面飾演一個只有動物本能沒有人性的柬埔寨殺手,幾乎沒有任何台詞。
可是那種兇狠,
驚慌,
茫然,
還有動情後的溫柔,全被他用演技展現出來了。
陳冠希自己也說,《狗咬狗》是他第一次真正喜歡上演戲,想認真演好戲。
可惜,後來的機會不多了。
陳冠希在音樂方面也是很有才華的。
他專注做的是hip-pop音樂,在國內沒有那麼高的接受度。但他也是拿過不少嘻哈類的音樂獎項,有自己的風格。
陳冠希花很多時間在音樂上,專門去到hip-pop發源的地方找專業的音樂人來幫他製作專輯,但大家還是不怎麼關注他的音樂,因為不夠流行。
陳冠希的朋友曾這麼評價他的音樂態度:人們只想做流行的東西,而不是努力做些獨特的東西。但是他(陳冠希)願意去做。
然後我們來說說陳冠希的性格。
陳冠希的性格是比較衝動的,他有著明顯的愛憎,也不太注意公眾形象,誰惹了他真是分分鐘就炸毛。
比如他曾在機場和一個插隊的人發生衝突,直接把那個人的身份證扔到了地上,後來還差點打起來。最後他因此耽誤了演出。
但他覺得不後悔,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正確的事。
他經常在微博上掛網友,還把人家的照片發出來。估計是因為網友攻擊了他吧,但明星親自手撕黑粉確實不多見。
脾氣真的是火爆,2004年他在香港某商場內被兩名外籍青年挑釁、毆打在地。但陳冠希不服輸,開車追了他們半個小時,後來助手趕到時陳冠希的顴骨和面部都有瘀傷。
2007年陳冠希駕車和一名計程車司機爭路、發生衝突,罵了一輪粗話後,陳冠希怒踢的士車身泄憤,結果對方報警,將事情鬧上法庭。最後陳冠希賠償了4700元給司機。
公眾形象什麼的,是壓根就不在乎吧。
去年他為了女友秦舒培和林志玲掀起罵戰,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都對陳冠希極其粗俗的措辭表示憤怒。
但其實仔細一想,他好像一直就是這樣的?
雖然性格衝動脾氣火爆,但陳冠希十分講義氣。
仔仔周渝民曾經分享過一件事,是說當時周杰倫陳冠希還有F4在一起拍廣告,仔仔和傑倫閒得無聊假裝起衝突,F4其他三個人立馬就湧上來了。然後陳冠希看到自己的好基友周杰倫被欺負,也立刻抄起板凳就來了。
陳冠希和周杰倫,兩個陪伴我們走過青春的偶像,當年是真的很要好啊。
最後難免要提到那件改變陳冠希一生的事情,艷照門。
不想再討論這件事的對錯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
但陳冠希在【承擔後果】這件事上,的確值得佩服。他說退出娛樂圈,就真的退出了,8年過去了,他還是沒有回來。
《奇葩說》馬東曾這麼評價陳冠希和艷照門,他說:「我之所以覺得我們欠相關當事人一個道歉的原因,是一個感性的出發點,就是因為我覺得他沒做錯。他也是一個受害者。這八年來,說白了,他為了他自己的過失,付出了很沉重的代價。這種沉重的代價,某種意義上,是社會給他的超出了他應該承受的懲罰,給予了更多的懲罰。」
是的,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陳冠希在2015年拍了一部個人紀錄片《觸手可及》,他在裡面這樣形容自己:
發生過的事、公眾看到的表象,其實並不能完全定義他的人生。
在浮躁的娛樂圈,我們又能看到多少所謂的「真相」呢?看似完美的偶像,並不一定就是真的完美,也許只是沒有被人發現;而負面纏身的明星,就真的只剩下負面了嗎?
這些年陳冠希唯一的遺憾,是沒能繼續演戲。
去年他總算演了一部香港電影《打開我天空》,演技繼續在線。
但大陸不能上映,片子也沒什麼水花,他還是繼續遊走在娛樂圈的邊緣。
完美的面容、天賜的演技、獨特的性格、自成一派的風格,終究葬送在了他的「錯誤」之中。
看到有無數人在假設,如果沒有艷照門,陳冠希會不會在演藝圈闖出一片天,會不會完爆現在的人氣小鮮肉,會不會名垂青史?
或許連他的顏都不會崩,畢竟春風得意的人,會保養得更好。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
也許正是因為陳冠希的前程在最好的時候被斷送了,才能讓那麼多人產生懷念。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缺憾也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