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收到了今日頭條育兒頻道分享給我的一組關於寶寶睡眠的分析數據,這組數據看得我驚訝不已。
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認識到寶寶睡眠原來如此讓人憂心。
睡眠問題已經在情緒、哭鬧、發燒、注意力、缺鈣、挑食等各類困擾家長的育兒難題中,成為第二大困擾家長的育兒難題。
這個數據是今日頭條在進行了為期11個月,對6億裝機用戶的閱讀行為進行追蹤與分析,全面掃描今日頭條育兒用戶對於睡眠這個話題的相關興趣點後,得出來的權威數據。
媽媽們關於寶寶睡眠的焦慮我深深的理解,在月華每天收到的各種留言中,也有非常多的媽媽詢問與寶寶睡眠有關的問題,寶寶怎麼哄都不睡怎麼辦?寶寶睡眠時間短,頻繁夜醒怎麼辦?睡眠不安穩,喜歡翻來覆去、動不動磨牙怎麼辦?
我之前也為此寫過多篇關於睡眠的文章《媽媽們一定要了解的寶寶睡眠手冊》、《寶寶,為什麼你入睡這麼困難?!》、《孩子到了晚上怎麼哄都不睡,媽媽究竟應該怎麼辦【你問月華答】》、《寶寶睡覺不安穩,這套安神的推拿可以讓他熟睡到天亮》等等,大家可以直接點擊文章名閱讀
在頭條統計出來的嬰幼兒睡眠關鍵詞中,睡眠的關鍵詞則是哄睡、磨牙、夜奶、夜醒、奶睡、分床睡、夜啼與抱睡。其中最讓媽媽焦慮的,是哄睡。
身為一個過來人,我深深理解媽媽們為什麼對哄睡這麼焦慮。
因為我們身邊聽到的很多育兒理論都是:睡得安穩才能長得高,發育好。如果寶寶睡不好,就會容易生病,如果寶寶睡眠時間不足,睡覺時總翻來覆去寶寶就會長不高,不僅身高會受到影響,大腦和身體器官的發育也會受到影響。
在這樣的情況下,看看自家寶寶時間到了還精神十足,怎麼哄都不睡,好不容易睡著了,又動不動翻來覆去,不時翻個身哼哼幾聲,或者睡半個小時就醒了,這又怎麼能讓媽媽不焦慮呢?
尤其如果家中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的話,老人家更在意寶寶有沒有準時入睡,這就會加深對寶寶睡眠的焦慮。
仔仔兩歲時,有一天,有客戶出差經過上海,我跟仔爸約了他一同吃晚飯,那天剛好爺爺奶奶過來,想著平常仔仔陪爺爺奶奶的時間少,我們就特意把仔仔留在家裡,讓爺爺奶奶幫忙照顧。
因為爺爺奶奶休息的時間也早,我們吃好飯就趕緊回家。到家7點多,平常這個時間仔仔還在客廳里鬧騰。
回到家,打開門卻發現客廳里靜悄悄的,正在我們疑惑的時候,突然聽到臥室傳來一聲怒吼:「都幾點了,哄了你這麼久還不睡,再不睡,就把你一個人扔在床上。」
我跟仔爸面面相覷,趕緊衝進臥室,臥室里黑乎乎的,爺爺奶奶為了讓仔仔儘快入睡,燈也沒開。打開燈,看見爺爺氣呼呼地站在床前,奶奶把仔仔摟在懷裡,正使勁地拍著,而仔仔瞪圓了兩個眼睛一絲睡意也沒有。看見我們回來他趕緊一骨碌地從床上爬起來,怯生生地跑到我身邊。
爺爺生氣地說:「小朋友要早睡早起,睡眠不足會長不高的!你們把孩子寵的不像話,哄了一個小時都不睡!」
仔爸趕緊安撫爺爺奶奶,我則帶仔仔按照平常的習慣玩了起來,玩夠了才睡覺。
不刻意哄睡,是我育兒的一貫態度。孩子睏了自然會睡,餓了自然會吃,這就像天空和大地一樣,是值得信任的。所以想讓孩子自然入睡,就不要刻意哄睡。
與其哄睡,不如在寶寶清醒的時候多陪他遊戲,讓他把多餘的荷爾蒙發泄掉,這就像我們使用手機,當電池電量不足的時候,自然就會休眠一樣。當寶寶精力被充分發泄後,不需要任何折騰,寶寶就能安然入睡。
當然,這裡也要特別說明,在寶寶成長的某一個階段,可能會面臨寶寶明明很睏了,也強打精神,不肯入睡的狀況。比如分離焦慮期、害怕睡醒了見不到媽媽等狀況都會導致這個狀況,這個時候媽媽一定要靜下心來,仔細回憶寶寶的表現以及認真回想有沒有什麼特殊的事情發生,把問題解決掉寶寶才會安心,否則就像大人患上失眠一樣,如果心中一直有一個大石頭,寶寶也會失眠哦!
至於寶寶睡覺時動不動翻來覆去,睡得不安穩,這是寶寶在淺睡眠階段的正常表現,月華在《媽媽們一定要了解的寶寶睡眠手冊》中詳細介紹過寶寶在不同睡眠階段的表現和影響,認真閱讀全文,就不會再擔心寶寶睡得不安穩了。
媽媽同時也要知道,偶爾寶寶睡眠不規律、不能按時入睡,半夜醒過來要玩一會等狀況都是正常的,因為寶寶不是機器,是一個有完整自我的人,所以會有各種不一樣的表現和狀況都是正常的。
放下焦慮,寶寶才能安然入睡哦!
在這次頭條的數據中,月華還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關注睡眠問題的,主要是媽媽。
在這次的數據統計中,發現對寶寶睡眠感興趣的用戶基本都是女性,要知道在頭條男性用戶數量可是遠超於女性的呀,女性能以絕對領先比例表現出對寶寶睡眠的關注,可見每天晚上負責哄睡和睡前陪伴的,主要是媽媽。
通過對用戶年齡的分析發現,在寶寶睡眠資訊中比例最大的,是24-30歲這個年齡段的媽媽。
而廣東、河南、山東三個地區的媽媽是最關注睡眠問題的。
這個數據一方面挺讓人欣喜的,這說明我們現在的媽媽非常勤奮好學。畢竟,在初為人母時因為完全沒有經驗,面對寶寶的各種狀況會不由自主地焦慮和擔心,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學習可以讓我們更了解寶寶的各種狀況,有了底氣,自然焦慮就會放下不少。這也是資訊發達帶來的最大便捷。
但同時,這個數據看了也是讓同為媽媽的我心酸的。這說明照顧寶寶的責任主要是媽媽,會為寶寶各種狀況擔心的人是完全沒有經驗的媽媽,尤其是0-3歲寶媽的這個群體。
要知道,0-3歲的新手媽媽是最最辛苦的階段呀!我曾在《生完孩子的前兩年,是女人一生中最困難的時候》一文中寫過,寶寶出生後,女人要迎來生活中的巨變,既要照顧寶寶,又要面對自己身體、心理的變化,既要忍受無法好好休息的各種勞累,又要面對荷爾蒙失調的難受,找不著自我價值的焦慮,還要面對小傢伙到來後與老公關係的改變及婆媳問題的放大……,這一切的壓力會讓新手媽媽感到喘不過氣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新手媽媽會更加敏感,也會更焦慮寶寶的各種表現。
這也是睡眠問題能引起這麼多的焦慮的原因。
當寶寶活生生的出現在自己面前時,新手媽媽除了有各種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外,也會有深深的焦慮,因為自己沒有任何經驗,未來的一切都是一種失控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媽媽們生怕自己沒有辦法給寶寶更好的照顧,所以與寶寶有關的任何事情,不管大事還是小事,都會引起焦慮。
新生兒的世界就是吃和睡,所以新手媽媽的焦慮也主要集中在寶寶的吃和睡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寶寶吃的好不好,一天吃幾餐、拉幾次,睡得好不好、是否睡得安穩,有沒有動來動去,會讓媽媽們特別焦慮就很容易理解了。很多媽媽生怕自己疏忽,沒有把寶寶照顧好。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媽媽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對睡眠的焦慮會緩解,所以0-3歲的媽媽才是最關注寶寶睡眠的群體,也是照顧孩子最辛苦的群體。
這裡我也想特別提醒各位媽媽,對寶寶睡眠有焦慮是正常的,在焦慮的同時我們更需要相信所有的問題都是階段性的,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這些問題都會成為過去,放下焦慮,才能給寶寶更好的成長空間。
我的一位朋友,她的寶寶從月子裡睡眠狀況就特別差。先是日夜顛倒,好不容易把睡眠調整過來,寶寶又開始睡不安穩。常常是睡半個小時就醒了。朋友想了很多方法,奶睡、抱睡,抱在懷裡一邊走一邊唱兒歌,都沒有用,寶寶睡眠時間越來越短,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最多兩個小時一定會醒。
因為睡眠嚴重不足,寶寶個子又瘦又小,朋友急死了,每天一想到寶寶睡覺,就如臨大敵一樣。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寶寶一歲,那一年,朋友特別憔悴。
後來我讓她放下焦慮,不刻意關注寶寶的睡眠,同時給寶寶更多的安全感,不刻意分床,不刻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睡眠也一點點得到改善。現在寶寶已經4歲了,個子在同齡孩子中算高的。
還有一個朋友的小孩,入睡很容易,但睡到半夜2點一定會醒過來,醒來之後就要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陪著自己玩,一直到凌晨四、五點才再度入眠,全家被她搞得精疲力盡。那段時間家裡人基本一到晚上就緊張得不得了。
孩子入學後,因為功課緊張,白天忙著學習,精力都被發泄後,再也沒半夜醒來過。
分享這幾個案例,也是想告訴大家,所有現在遇到的問題都是階段性的,所有的問題都會改變,孩子的問題更是。
每個孩子都有內在的成長動力,他們本能地會找到最適合自己成長的方法。身為媽媽,我們要做的,就是相信寶寶。
當寶寶足夠被信任後,他就會越睡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