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羽超開打之前,傅海峰相較其他加盟廣東世紀城的球員,提前來到東莞。這一次,他的身份是教練兼隊員。儘管在傅海峰的漫長職業生涯中,俱樂部球隊教練的頭銜,遠不及兩屆奧運會冠軍、「大滿貫」冠軍,但他沒有絲毫懈怠,正如他說的「我的性格是,做一件事情,就想盡全力把他做到最好」。
「寶哥」做到了。目前,羽超常規賽接近尾聲,世紀城已經取得兩次四連勝,戰績為9勝2負,位列積分榜第二位。顯然,賽場上他又獲得另外一種體驗的成功;賽場外,傅海峰低調誠懇的為人處世態度,也令他獲得肯定。
「當教練壓力真的太大了」
2016年12月6日,羽超揭幕戰,傅海峰/劉雨辰在第一場男雙出場之後,第三場女雙比賽,他坐在世紀城隊的場邊教練位置上。第一次在正式比賽中,坐在這個位置,傅海峰的神情凝重,作思考狀、緊張地擰緊雙唇,那雙標誌性的大眼睛更是一秒也不敢離開球場。
從一開始賽前聯席會議填寫運動會出場名單手都會緊張得發抖,到逐漸的「上道」,教練這一職位,從來就沒有駕輕就熟這一說法。每個比賽日,「寶哥」都是隊中最忙碌的人。上午開完聯席會,回到場地進行場地適應訓練,敲定下午去賽場的時間;比賽夜,他既要上場打比賽,又要當教練,回到更衣室還得激勵提醒隊員。
「唉!當教練真的壓力太大了,比隊員難當多了。」當問及傅海峰時,他由衷地感慨道,「每場比賽之後,我就要想下一場的出場名單,然後跟隊員溝通,看看他們有什麼想法……很多細節因素都要考慮到。」
團體羽毛球比賽的時間很漫長,基本上看完兩三場雙打比賽之後,傅海峰就不會再留在場邊的運動員席,而是回到更衣室,與還沒上場的隊員進行交流。「張楠的特點是什麼,與林丹交手要注意什麼問題,接發球的時候最好可以怎麼樣……」更衣室內的傅海峰,就是大哥的形象,他毫無保留地向小隊員們傳授經驗。
「我從6歲開始打羽毛球,經歷了太多,其中也走過一些彎路。這條路真的太苦,所以看到這些小孩能熬到今天,他們也特別不容易,我就很想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訴他們。」傅海峰望向窗外,補充道:「因為我小的時候,我也特別渴望有人可以跟我說這些,分享他們的經驗。」
「現在隊里還需要我,蘇迪曼杯之後再談退役的事吧」
33歲的傅海峰,成功衛冕奧運會男雙冠軍。對於他這個年齡的運動員而言,多少稱得上是奇蹟。相比之下,昔日合作10年,一起成長,走向巔峰的搭檔蔡贇,早已經退役並創業,開啟新的人生篇章。再次經歷一個奧運周期,與傷病與年齡作鬥爭,傅海峰說,「其實更多還是要守住自己的一顆心。」
2014年,傅海峰才與張楠搭檔。那時張楠的重心是在混雙項目,「寶哥」只能遷就他的時間進行訓練。如今回首起來,傅海峰倒覺得,這些都不是什麼事,因為無論走過怎麼樣的路,已經在他的心裡留下印記。
里約奧運會奪冠之後,向來寡言的「寶哥」哽咽了,流著淚動情地說,「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
那一幕令無數人動容。
傅海峰,「就在那一刻,突然意識到自己該離開了。」
此後,他無數次被問及退役的事情,每一次他都不厭其煩地向媒體解釋,到最後,他都開始自我調侃起來,「怎麼傅海峰那個傢伙,打了那麼多年球,還沒退役?」而這一次,當接受本報記者的專訪時,「寶哥」沉思了許久,才緩緩地說道:「說實在的,20多年,我真的累,虧欠家人太多太多了……我也想體驗一下人生的其他可能。可是沒有辦法,現在隊伍里還需要我,還需要我打明年的蘇迪曼杯,那就繼續堅持吧。」
至於退役之後,有何打算。傅海峰想了許多,「當沒有奧運冠軍這個光環之後,反而會容易很多,現在自己也還在思考中。當教練,應該不會的啦;做生意,又覺得沒有那個關係;創業,自己想過,也有一些項目找到我,但現在還沒有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