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贏政13歲登基,50歲病逝,在位37年,在他登基的第二年,開始修建皇陵,一直到秦二世登基第二年才修建完成,耗時37年,剛好和他在位時間相同。
秦始皇陵號稱千古第一陵,其高大的封土堆高聳入山,連綿的城牆此起彼伏,樓閣殿宇雄偉壯觀,陪葬品奢侈豪華。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 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滿之,令匠作機弩失,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漢書》也有詳細的記載:「秦始皇帝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石槨為游棺,人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之藏,機械之變,棺槨之麗,宮館之盛,不可勝原。」
《漢舊儀》也有記載:「使丞相斯將天下刑人徒隸七十二萬人作陵,鑿以章程,三十七歲,錮水泉絕之,塞以文石,致其丹漆,深極不可入。」
然而就是這麼一座陵墓,卻在他下葬幾十年後,被人盜掘了。
公元前207年,項羽軍隊進入咸陽,殺掉了秦王子嬰,縱火焚燒了秦王朝的宮殿,大火熊熊,三月不絕,《阿房宮賦》中說:「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項羽燒了秦宮還不解恨,又下令發掘秦始皇陵,一則解恨,二則聚其寶為軍資。
據《史記.漢高祖本紀》記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 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
從這裡可以看出,當年項羽進入咸陽後,盜掘了秦始皇陵,並私吞了其中的財物。
《漢書》對秦始皇陵被盜掘有詳細的記載:「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大師至其下矣。項籍焚其宮室營宇,往者咸見發掘,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棺槨。」
《水經注》也有相關記載:「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人三十日運作物不能竄,關東盜賊銷槨取銅,牧羊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滅。」
按照《漢書》和《水經注》的記載,秦始皇陵被項羽盜掘之後,又被一個放羊的小孩誤燒,地宮之火整整燒了九十日不滅。
延伸閱讀:
南方有種動物,穿戴它的皮毛可以增強人的性能力
為防白毛殭屍,秦中古人有絕招
考古新發現,外星人真來了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