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美國《新展望》雜誌報道,西方智庫臆測,近期,中國火箭軍可能即將進行戰備調整:全面提升日常核戰備水平。中國火箭軍的實際戰備水平,或許正在向美俄核部隊靠攏。這種能力是三味一體的,如果收到核襲預警,不等敵軍的核彈落下或被攔截摧毀,中國火箭軍就能立即進行核報復。
美國軍事專家揣測,中國火箭軍實施「核反擊」能力的提升,從側面反映了中國反導預警體系趨於成熟。「一觸即髮式核報復」。一份由美國多名核武專家集體撰寫的報告臆測,中國火箭軍可能全面提升日常核戰備水平,「中國的核武器,將始終處於高度警戒狀態,隨時準備發射」。這意味著中國火箭軍將擁有「一觸即髮式核報復」的能力,中國的核威懾力也將隨之更強大。
東風-5飛彈發射升空咧
《新展望》認為,中國可能一共擁有約250件核武器。這數量看似不如美俄多,但不同於大多數的「擁核國家」,中國過去長期讓本國核武器處於低戰備狀態,核武器通常處於拆解狀態,而且被儲藏在地下通道之中。接到發射命令後,中國核部隊通常需要花費數小時進行發射準備:他們先要對核彈進行組裝,然後運出通道,並將其安裝在洲際彈道飛彈上,同時還要為飛彈加註燃料(比如液體燃料的東風飛彈)。加註完成後洲際飛彈若不立即發射,還要退出作戰,將燃料清空,否則飛彈內部的管路容易遭腐蝕。
東風-5飛彈
上述備戰體現了中國過去的核報復理念:由於核預警與反導能力有限,因而中國只能在承受敵軍的核打擊之後,再利用殘存的核武器進行反擊,所以不追求亦或許無力實施「快速核報復」。
東風-5B飛彈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英國媒體揣測中國「東風-5B」液體燃料洲際飛彈可能已經具備全新的燃料加註技術。「東風-5」系列洲際飛彈採用發射井固定發射的方式,屬於第一代洲際飛彈,在30多年的服役期內,「東風-5」洲際飛彈一直在進行改進,其戰鬥部、制導系統和推進系統都得到根本性改進,目前的核反擊能力已經今非昔比。從英媒的推測可以看出,東風系列飛彈各個身懷絕技,第一代洲際彈道飛彈仍能發揮威力,請在新春佳節之際祝福火箭軍官兵過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