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為什麼揚子的天珠那麼貴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 2017-01-10

今日頭條

6億用戶的選擇

立即打開

你知道為什麼揚子的天珠那麼貴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小魚說文玩

01-10 13:30

小魚今天和大家說一說天珠

說起天珠用一句話說,一切皆由心起,白天不懂夜的黑。記得央視某個鑒寶類節目,楊子同志端著一小盤至純天珠,給專家看。專家說:這瑪瑙很好,不錯。然後就不說別的了。圖中是一顆三眼斷珠,保留完整一眼。

文玩圈有一種說法:文玩收藏玩兒到頂級就是涉足老貨古珠,而在古珠中則奉「天珠」為上品,當然這種說法出現也不過是近幾年的事。 「天珠」被炒至虛火過旺,便是一例.動不動上千萬,我們以習為常,看過即擁有的心態,深入我心~

當然,稍有接觸的玩友對於「天珠」的大致印象,主要體現在幾個關鍵詞上:「西藏」「密宗」「神秘」「能量」「昂貴」,但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說清楚「天珠」到底是怎麼回事,也正是因為這種神秘感,使人對其產生了某種敬畏,令眾多玩家、藏友趨之若鶩,以收藏到一顆所謂「至純天珠」為平生大幸。然而,實際那種所謂「材質至純」「法力殊勝」「能量充盈」代表著「成功人生的護符」的「天珠」,往往存在於人們的遐想里而非頸間囊中吧

目前貼吧、論壇流傳著各種所謂學說,五花八門光怪陸離,讓人不看則已一看更暈。而市面上的相關書籍。如圖介紹天鐵,天珠,藏印的台灣書籍

本欲深究「天珠」這個詞的準確意義,於是多方檢索其出處,結果發現不光漢語的工具書里沒有,就連《藏漢大辭典》里也沒有,作為中國第一部兼有藏文字典和藏學百科全書性質的綜合性藏漢雙解大型工具書,出版於1985年,其中收錄了5萬多詞條,涵蓋了歷史地理宗教民俗文學藝術等方方面面,如果《藏漢大辭典》中沒有對於「天珠」的記載,那麼是否可以說明一件事,就是「天珠」一詞沒有直接相對的藏語詞彙,其詞產生應晚於1985年。

1985年至今30年,人才輩出的考古學界論著多如牛毛,不可謂不豐富不徹底,竟然集體忽略了「天珠」,從國有文物商店到民間私人經營,竟也漏掉了「天珠」。與各主流權威百科書中「零記載」相對應的,是網際網路上的「百花齊放」,各種「百科」、貼吧,以及許多專營「天珠」的大小商家紛紛開壇布道,引「經」據「典」,神話傳說漫天飛舞,「科研結論」言之鑿鑿,好不熱鬧。

最權威的藏漢大詞典沒有任何記載,如果天珠真有如此神奇神秘,那麼受藏民密宗追捧,那為何會出現零記載的現象?

讓我們來看一些網上廣為流行的說法:

1.「天降神物」說

關於「天珠」,網上特別流行的一種說法就是「四千年以前一顆巨大的火星隕石撞擊到喜馬拉雅山域,撞擊力加上高溫混合在瑪瑙礦內、致使岩礦熔化、崩炸、散落,在飛奔的過程中受到大氣流的影響,形成圓柱體,這些圓柱體碎石內含有14種火星上的元素,以13伏特的磁場成為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力量體,其中鐿元素的磁場更是相當強烈,全世界目前只有西藏的千年至純天珠有這種特殊元素的磁場」。

史料記載說

先來看一句話:「婦人辮髮,戴瑟瑟珠,雲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馬。」

網上隨便搜一下這句話,基本所有排名靠前的連結都指向「天珠」,萬能的搜尋引擎會告訴你,這句話來自於《新唐書》的記載。於是,各貼吧、論壇的「大神」們腰杆兒直了,氣兒也粗了,這下有出處啦!從此言天珠必談《新唐書》,口若懸河不亦樂乎,甚至還有某某「知名青年收藏家」在某某網站的某某節目中專題開講「天珠」,將此論引為經典,看著6位數的點擊播放次數,唏噓不已。

只要稍稍查閱史料就會發現,「天珠」和《新唐書》並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那麼上述那句被「大神」們奉為圭臬的金句到底出自哪裡呢?

有一本書叫做《新五代史》,這部書的牽頭作者和《新唐書》一樣是宋朝的歐陽修,書中記載了自後梁開平元年(907年)至後周顯德七年(960年)共53年的歷史。在第七十四卷(也是最後一卷)原文是這樣的:西北五百里至肅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門關,又西百里出玉門關,經吐蕃界。吐蕃男子冠中國帽,婦人辮髮,戴瑟瑟珠,雲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馬。,實際上也沒有提及對應現代玩友認知中的「天珠」,只提到了「瑟瑟珠」。同時代,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絲綢之路繁榮,西亞人工鑲蝕技術,下圖,以及各種線珠,纏絲瑪瑙,已經頗為流行!下圖為西亞各種古珠實例。可以將天珠,與其對比。

儘管網際網路上有很多把「瑟」(藏語讀「zi」)解讀為現在那種人工鑲蝕技術製成的玉髓瑪瑙珠,但仍然不具備說服力。

2015年1月,各大媒體競相報道「西藏考古首次發現出土天珠」的新聞,這是官方首次在西藏發現出土的「天珠」。

新聞如下:但是圖片,出土的天珠圖片呢?我沒找到

中新網拉薩3月10日電 (白瑪卓瑪)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李林輝10日透露,在西藏阿里地區的考古發掘中,考古學者們首次發現了地層關係明確、年代確定的古天珠。該發現為考察西藏地區天珠的出現年代、形態紋飾及使用情況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第一手資料。出土天珠的曲踏墓地,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西郊的象泉河南岸一級台地。該墓地的年代距今約1800年左右,根據墓地所處地域、年代及隨葬品分析,很有可能是一處古象雄時期富裕階層的墓地。從出土天珠的具體位置來看,其主要功能為裝飾。

目前,與天珠一併發現的出土人骨尚在測定當中,對於天珠佩戴者的性別和年齡無法進行準確推斷。從出土木梳、銅鏡、紡織工具等來判斷,該天珠的佩戴者應該為女性。李林輝說:「當然,我們並不完全否認當時的男性也會佩戴這類珠子」。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工作人員赤列次仁介紹,該天珠呈橄欖形,兩端截平,有穿孔,長2.85厘米,直徑0.5厘米,最大徑0.9厘米,孔徑0.2厘米。深褐色和乳白色相間紋飾,上下相對有兩排乳白色三角形垂葉紋,使中間的褐色部分形成波折紋。兩端留有寬度約2.5厘米的褐色帶。

李林輝說,曲踏墓地天珠的發現證實了古象雄時期天珠的存在和流行,並將其年代確定為公元2世紀前後,這是迄今為止青藏高原地區發現的具有明確年代的最早的天珠。

藏傳佛教聖物說

網傳「天珠」的另一則故事說,3000多年前文殊菩薩撒下「天華」拯救受疫病磨難的喜馬拉雅地區災民,當時撒下的「天華」正是目前所稱的「天珠」。如此類似的傳說被渲染傳播,講者雲山霧罩,聽者五迷三道。為此有人特意去請教了青海地區寺院裡的大喇嘛。喇嘛告訴那位,佛教里沒有這個「天珠」的概念,所以並不清楚所謂「天珠」為何物,只知道這種珠子價格很高,以九眼花紋為最,被視為裝飾品,並無特殊意義。寺廟地點位於西寧,具體不能指出,見諒。但是還是這種說法存在。真假我也不能分辨,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被稱為「天珠」的這種類型的蝕花玉髓珠並非佛教原創,其花紋樣式也非源於佛教,它的存在歷史相當長,傳入藏地後被藏族人民所珍視,藏地虔誠的教眾常將它和珍珠、珊瑚、松石、金銀、琥珀、法螺等其他稀缺資源視為最貴重的財產作為供奉,並裝點造像表達敬畏。

據相關資料已經可以證明,「天珠」上的花紋是人為干預形成的,它的加工技術和其他紅色玉髓鑲蝕的花紋珠屬同類。這種蝕花玉髓珠最早製作於公元前1000年的兩河流域,此項技術後來流傳至印度而再傳入西藏。(下圖)

在《文物天地》2015年1月號上刊登的《西藏首次考古出土的古象雄天珠》一文中,根據考古推測,墓主應為公元2世紀前後象雄時期的貴族,而當時佛教並未傳入西藏,佛教於公元7世紀正式傳入西藏,在宗教信仰方面占據主流地位是「本教」,這說明「天珠」出現在西藏地區的時間要早於佛教。至於花紋所代表的意思,還只能推測其與原始巫術、自然崇拜相關,無法確切釋意。另外「天珠」的製作技術傳入後是否成批量在本土生產、何時產於何地,也還需要更多考古證據。從圖片中可以看出天珠與西亞兩河流域古珠工藝,以及圖案親緣關係

實仔細想想不難發現,一些聰明的商人正是利用「天珠」的史料缺失編造謊言,利用藏漢文化差異及信息不對稱捏造「天珠」的寓意,為其銷售工藝品編造各種經不住推敲拷問卻美麗動人的故事,時機成熟後通過媒體傳播,甚至著書立說對廣大藏友和玩家進行洗腦,甚至通過高價銷售「天珠」對藏友進行利益綁架,以便於和他們一起尋找或者等待下一個接盤者。

此段文字,來自一位資深研究天珠的學者,我對此段文字觀點不予置評但是哭的有參考意義。——說實話,天珠的流通並不像想像的那麼複雜。天珠的流通雖有多種渠道,比較重要的一條流通渠道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北京工藝局的業務。當時的北京工藝局負責部分手工藝品的進出口工作,其中一項工作就是出口天珠。上世紀50年代北京的手工業行業公私合營,一些原來老的作坊上交了一些老天珠,大約十幾二十顆(具體數量筆者不是很清楚)。從1960年代起,當時的北京工藝局每年都派人到雲南、四川、西藏收天珠,開始的時候幾元錢1顆,一年能收幾十枚,收到後送到北京,然後以幾美元1顆的價格出口,主要出口到香港, 70年代末,這一工作就由後來成立的北京首飾公司來進行。80年代,收天珠的速度慢了下來,一年收不了幾顆。

「天珠」,或許還是應該稱之為蝕花玉髓珠,或者瑪瑙珠吧,它在幾千年前被當做天賜神物具有其合理的歷史意義,然而在可以成批量生產的今天,人們是否應該更客觀地綜合看待其價值使它回歸合理價格?而新近加工的產品是不是可以放棄東施效顰的做舊工藝,停止貓捉老鼠的價格遊戲,安靜地做一枚致敬歷史的工藝品?或許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想,不過夢想總還是要有的,萬一要實現了呢?

我們要知道,在「天珠」最初產生的年代,其工藝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完全屬於高新技術,且其紋飾所反映出的文化含義也完全符合當時人們的精神需求。反觀科技和文化高度發達的今天,大多購買者、收藏者一不溯源歷史,二不考證文化,三不研習宗教,僅憑聽信神話故事便慷慨解囊,這種浮躁的消費心理也為「天珠」的價格不斷炒高提供了土壤。而今好的台灣仿,可以買到價格萬元左右,廣州仿也越來越牛逼。價格也是美的很!回眸一笑吧

現在真天珠的定義,普遍是根據台灣商家,楊子,剛子,李連杰等人的藏品來定義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