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稱全球僅兩個國家能打敗美國卻都不是中國差距在哪?

@ 2017-01-10

不久前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報》報道了一份美國蘭德智庫的內部報告。這份報告從戰略各個層面分析全球軍隊對美軍的威脅和潛在威脅,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全世界對美軍威脅最大,或者說與美軍作戰水平最為接近的兩個國家是:俄羅斯和歐盟,而中國、日本等國只能位列第二梯隊。嗯,大家沒聽錯,是歐盟!要說蘭德智庫將擁有8000枚核武器的俄羅斯排上去咱也就認了,把歐盟視作一個國家咱也認了,畢竟人家除了最重要的文字和軍隊之外基本做到了貨幣統一。但歐盟的軍事真如蘭德智庫說的那麼強嗎?如果十年前我問出這樣的問題,大家會拿颱風戰鬥機、虎式直升機、地平線級驅逐艦、戴高樂號航母、豹2A6坦克、"鋸脂鯉"系列裝甲車、紫菀防空飛彈、伽利略系統、A400運輸機這些歐洲裝備或在研的先進裝備糊我熊臉。但最近中歐軍事工業對比已經發生變化,中國在眾多領域達到甚至超越歐洲水平。中國軍迷對歐洲武器的觀感也從羨慕變得冷漠!

比如在法德聯合研發的虎式武裝直升機在2003年服役時,中國還沒有專用武裝直升機,許多軍迷都盼望中國能擁有自己的武直,哪怕是進口義大利A129這類輕型武直或者老掉牙的米24也好啊,不光民間如此,網上甚至也出現了中國軍方準備引進歐洲武裝直升機的消息。但隨著2012年中國第一種專業武裝直升機武直10的服役,到今天,「虎」式武裝直升機已經基本淡出了國內軍迷的視野。

接著咱們說說紫菀防空飛彈,這個防空系統於2001年服役,而當時中國的紅旗9防空飛彈還未正式公開亮相,雖然紅旗9防空飛彈早在1997年就已經進入實驗部隊服役,但正式公開亮相卻是在2009年的國情大閱兵中。在這之前大眾心裡中國防空飛彈的主力是老舊的紅旗2,那時很多軍迷對咱們中國的防空能力都是絕望的,大家羨慕歐洲「紫菀」防空飛彈也就不足為奇了。

還有大名鼎鼎歐洲鴨翼三雄:颱風、陣風、鷹獅戰鬥機,首架生產型颱風於2003年服役。與之相比,中國的殲10A型戰鬥機在2004年初才開始服役,06年才被大眾知曉,僅僅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中國目前已經同時研製了殲20和FC31兩種五代隱形戰機,而且殲20已經開始量產,可歐洲諸國仍在靠「颱風」戰鬥機撐場面,讓人不得不感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A400M交付之初,中國還沒有自行研製的真正重型運輸機。然而就在幾年之後,運20橫空出世並順利服役,徹底終結了中國無法生產重型運輸機的歷史,而中國運20重型運輸機的各項主要指標也遠超歐洲聯合研製的A400M軍用運輸機。

蘭德智庫認為,歐洲存在一體化的可能,很多同型號歐洲裝備甚至比美國同類產品優秀,國際軍火市場上也證明了這一點,英法兩國擁有的核力量和大量海外軍事基地同樣讓其具備了角逐世界的能力。點兵君也認可這點,畢竟歐洲是兩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理工人力資源和技術儲備十分雄厚,還是有很多裝備是領先我國的。比如法國研製的可搭載戰術核彈頭ASMP-A型空射巡航飛彈,這款飛彈射程可達600公里,發動機為整體式火箭衝壓噴氣發動機,能進行超聲速巡航飛行,高空最大巡航速度為3馬赫,低空最大巡航速度為2馬赫,作戰時可以爬升至2萬米高度然後俯衝加速至4馬赫,飛彈外層還塗有了吸波塗層,增強隱身性能,最重要的是該型飛彈可以由陣風和幻影2000戰鬥機搭載發射。此外法國的凱旋級戰略核潛艇,瑞典的弓箭手輪式自行榴彈炮,德國的豹2革命型號主戰坦克和美洲獅步兵戰車,意大力和英國聯合研發的EH101三發多用途直升機,比利時FN國營兵工廠的SCAR槍族,瑞士SIG的手槍也都是我國甚至美國都眼紅的好貨,美國總統的專機就是EH101三發多用途直升機。

歐盟諸國的武器裝備單拎出來遠比我國那充滿鄉土氣息的武器要精良,但現代戰爭不是《三國演義》式的主將陣前單挑他人圍觀吃瓜的回合戰,而是不對稱的混戰,是體系的對抗。歐盟軍事力量的最大問題在於目前歐盟只實現經濟一體化,政治和軍事一體化還遙遙無期,過去還有英國在阻撓歐盟建軍的工作,各國同時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導致目前歐盟直屬兵力只有5萬人,還是輕裝的快速反應部隊。而比較強力的北約則完全聽命於美國,賣面子給歐盟可以,但為歐盟賣命則免談。現在歐盟各國軍事力量太過分散不成體系,各國軍備研發和採購各自為政,造成了非常嚴重的重複購買和資源浪費,沒有整合到防務一體化的階段,沒有鑄造統一的軍魂,所謂的歐盟軍事力量就只能欺負下弱國打打順風仗,一旦遇到硬茬子就散夥了,而且還攤上英國攪屎棍和義大利牆頭草這倆極品,這麼想英國脫歐反而對歐盟整合軍力有好處,可惜他們又引入了另一股不穩定因素,整合之路更是遙遙無期,已被點兵君加入有生之年系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