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一項技術,將導致中國的反導技術無用武之地

@ 2017-01-09

美國未來的對手具備反衛星

眾所周知,中國的反導技術已經開始領先世界,從末端反導到中端反導技術,加上衛星捕獲技術,可使戰時美國領先世界的gps導航等極依懶衛星的武器系統瀕於癱瘓。

以及通過無線通訊信號探測目標的能力

目前中國的反衛星技術的武器主要有「紅旗-19」飛彈。這種與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相當的產品,彈頭可用於反衛星,同時可以進行反導時可攜帶約35公斤重的動能攔截器。目前已知這類實驗最早於2007年初進行過,中國發射的「紅旗-19」飛彈,在太空摧毀了一顆失效的氣象衛星,形成了約15萬個碎片,此類實驗另外兩次分別在在2010年1月與2013年1月進行。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戰術海底網絡架構」(TUNA)項目

目前中國反衛星武器並非只有「紅旗-19」一種。如從「紅旗-9」發展而來的「紅旗-9B」反戰術彈道飛彈,能在大型相控陣雷達配合下進行天基攔截,攻防兼備,既能支持反衛星攻擊,也能支持彈道飛彈預警。這些實驗令美國警覺,若在戰時失去gps怎麼辦,有什麼方法彌補。

旨在通過先進的光纖技術

去年初有報道,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提出:「戰術海底網絡架構(TUNA)項目」,此項目合同價值約190萬美元被授予LGS創新公司,該公司在新聞發布稿中說,將組成一個團研發「世界上最強大的中性浮力海底電纜」。而這個項目目標是在通過先進的光纖技術,和網絡浮標,使美國海軍在沒有gps 或gps受損的情況下,能快速恢復通訊能力,稱為「戰術海底網絡架構(TUNA) 」 這是一個能自行供電、快速部署的射頻網絡系統,通過使用連接水下小直徑光纖的浮標,其能夠持續工作長達30天。目前第一階段研發出了「自我部署的波能浮標,同時解決了為浮標系統供電的問題。第二階段將研髮指向天線,用於降低網絡構架中浮標發射信號時被敵方截獲的機率。後面的階段還未進行。

網絡浮標

LGS創新公司負責應用研究和技術的技術總監鮑勃·拜爾斯說:「這些技術能夠使美軍保持信息優勢,即便是在有對抗性的區域」。在戰時,中國可能會摧毀美國的衛星,而這項技術的應用,彌補了衛星摧毀後的聯繫方式,將導致中國的反導技術無用武之地。

使美國海軍的通訊能力快速恢復,同時採用告指向的天線來降低被敵方截獲信號的機率

去年12月中旬鬧得全球皆知的「中國打撈美國機密『水下滑翔機』」事件,相信美國海軍是在南中海一帶水聲中進行此項技術的探測實驗,為將來部署這類武器做前期準備。中國未來將加大在領海內的巡邏,識別美國海軍的實驗艦船,打撈這類器材,研發乾擾器材用於反制是上策,據報道,目前中國已經建成「海底觀測系統」 被稱為「海底固定水聲監聽陣列」,該系統體現了軍民融合發展的精神,適合在南部某海域大面積布設。軍事專家認為,可通過此網,在探測到美國的浮標網點附近釋放干擾措施,使其失靈。當然中國的反衛星武器不能放鬆研製。

目前已經完成第一階段,TUNA是一個能自行供電、快速部署的射頻網絡,通過使用連接水下小直徑光纖的浮標,其能夠持續工作長達30天,第一階段找到了一種稱為「自我部署的波能浮標((WEBS)」解決方案為通訊系統供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