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近期遼寧艦海上訓練畫面
【楠竹一軍情觀察第113期】近日,網絡上曝光了中國海軍航母遼寧艦和殲-15進行作戰訓練時的照片。那麼,作為一艘於2012年9月25日正式入役的翻新航母,遼寧艦究竟有多大戰鬥力呢?有俄羅斯媒體曾表示,中國遼寧艦綜合作戰能力已經超過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因為遼寧艦在艦載機、信息化、居住條件等方面,已經超過了後者,這一點讓軍迷感到十分激動。
眾所周知,當人們談論航母的戰鬥力時,最重要的當然是其艦載機作戰體系了。一般來說,航母本身身形龐大,在一支艦艇編制中很容易被探測、定位、識別和攻擊,而航母本身往往只裝有一些自衛武器(蘇聯航母除外)。因此,航母的系統化攻防任務幾乎全部落在其上搭載的艦載機的身上。
圖為殲15戰機和遼寧艦編隊
【楠竹一軍情觀察第113期】依據航母面臨的全方位威脅分析,其最好是配備遠程截擊、近程防空、重型攻擊、輕型攻擊、早期預警、電子干擾、反潛巡邏、伴隨加油、人員和貨物運輸、搜索救援等10餘種門類齊全的艦載機機型,冷戰時期的美國海軍大型航母一般還能做到。但冷戰結束後,美國航母已經淘汰了F-14「雄貓」遠程截擊機、S-3反潛巡邏機、A-6重型攻擊機、A-7輕型攻擊機、KA-6B加油機等幾乎一半的機型。
當然,它們被淘汰的理由五花八門,但基本是基於美國航母面臨的威脅大幅下降,再配齊多種型號的艦載機無疑也是浪費資源。對於中國海軍航母來說,其艦載機作戰體系並不完善,無法獨立在高威脅戰場環境中作戰。據多方媒體報道證實,遼寧艦的艦載機配置為24架殲-15固定翼艦載戰鬥機和若干架用於執行支援性任務的直-18、直-9直升機。
圖為美軍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楠竹一軍情觀察第113期】雖然殲-15是一款類似於美國F/A-18E/F「超級大黃蜂」那樣的多用途戰鬥機,但它似乎也只能兼顧防空、對海和對地攻擊,其他的電子干擾、反潛巡邏機型則是空白。對於關鍵的早期預警機,有消息稱,中國已經以直-18為基礎開發了國產型預警直升機。即便預警直升機具備一部分類似E-2C固定翼預警機的作用,但整體上而言,直升機平台的速度、航程、負載雷達天線的孔徑尺寸和指揮戰機迎戰的能力都要比固定翼預警機差一大截。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001A型也好不到哪去,其整體外形布局與遼寧艦類似,這對於艦載機的整體作戰體系而言的水平提升不會很大。因此,中國海軍的前兩艘航母或將主要在岸基航空兵、各型艦艇、火箭軍等軍兵種的支援下用於近海作戰,在這種情況下,航母的艦載機體系已經融入到中國軍隊的瀕海作戰系統中,它們並非一個孤立系統。理論上,24架殲-15已經可以發起一場中等強度的海空戰鬥,畢竟,它們要比1982年遠征馬島的兩艘英國航母和艦載機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