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每年都會時常出現的圖-95和圖-160巡邏歐洲和北美,到在加里寧格勒布署「伊斯坎德爾-M」短程飛彈系統應對北約的步步緊逼,以及在北約欲進軍烏克蘭時果斷收復克里米亞半島,再到美國及北約試圖顛覆敘利亞時果斷派兵進駐並使用潛艇、護衛艦和戰...
俄羅斯服役的第一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據不久前的報道稱,如今的俄羅斯國力衰微,其GDP僅相當於中國的廣東省,但現在的俄羅斯卻是國際上與美國爭鬥最激烈的國家,這是為什麼呢?據日本外交學者網站12月27日報道,俄羅斯海軍副總司令維克托·布爾蘇克中將稱,俄海軍在2017年預計將下水兩艘新型核動力潛艇,分別是首艘經過改進的955A型」北風之神-A」級(又稱「多爾戈魯基」級)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和855型「白蠟樹」級多用途核動力攻擊潛艇。而就在近年,俄羅斯復活了冷戰時令美歐聞風喪膽的「巴爾古津」飛彈列車計劃,不斷試驗最新戰略核飛彈並正在定型可攜帶多達15枚分導式核彈頭的RS-28「薩爾馬特」飛彈,還準備升級圖-160戰略轟炸機,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對抗美國。
俄羅斯新型陸基戰略機動彈道飛彈
翻翻近年來的新聞,可以發現,在普京總統領導下的俄羅斯,雖然實力根本無法和前蘇聯時期相比,但是在和美國以及北約對抗時,卻做得有聲有色。從每年都會時常出現的圖-95和圖-160巡邏歐洲和北美,到在加里寧格勒布署「伊斯坎德爾-M」短程飛彈系統應對北約的步步緊逼,以及在北約欲進軍烏克蘭時果斷收復克里米亞半島,再到美國及北約試圖顛覆敘利亞時果斷派兵進駐並使用潛艇、護衛艦和戰略轟炸機發射飛彈打擊IS,甚至最近直接在南千島群島部署P-800「縞瑪瑙」和 Kh-35「天王星」中程反艦飛彈用來對付日本和美國,這無不顯示了普京總統堅強的決心和高超的外交技巧。
俄羅斯改進圖-160M轟炸機的細節
實際上,俄羅斯之所以有如此的膽量和氣魄敢於和美國以及北約面對面較量,就在於其擁有和美國比肩的戰略核力量,如今俄羅斯以7290枚核彈頭力壓美國雄居世界第一。同時,SS-18「撒旦」 、SS-19「匕首」、SS-24「手術刀」、SS-25「白楊」、SS-27「白楊-M」、RS-24「亞爾斯」、RS-26「邊界」和新型的RS-28「薩爾馬特」戰略飛彈不斷試驗改進並裝備俄戰略火箭軍,目前已部署有400枚飛彈和近千枚核彈頭;裝備新型NK-32-02發動機的改進版圖-160M「白天鵝」轟炸機正在測試,將於2017年進行首飛,該機最大航程達到14000萬公里,能將所攜帶的飛彈發射至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目前俄海軍已接收三艘955A型」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還有五艘」北風之神-A」級改進型飛彈核潛艇正處於不同的建造階段,它們將在幾年後陸續加入由「德爾塔」Ⅲ級、「德爾塔」Ⅳ級和941型」颱風「級核潛艇的行列;而在不久後,新的「巴爾古津」飛彈列車將攜帶6枚「邊界」飛彈,開始承擔起在俄羅斯鐵路網暢行無阻進行戰鬥值班的重任。所有上述這些核力量,是如今俄羅斯國家安全的保障力量,也是俄羅斯行使大國責任的支撐。
俄羅斯的鐵路機動飛彈列車
從俄羅斯積極發展並保障強大的核力量來看,這是在國力不佳的狀況下,俄羅斯所要極力保持的。因為從目前情況分析,俄羅斯在常規力量建設上,採取的是修修補補不斷改進的的策略,在獨立後這些年裡進展普遍不大。比如在海軍水面作戰艦艇上,至今沒有一艘新的主戰艦艇服役,僅有的新建艦艇也是護衛艦級別,而所謂的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也僅存在紙面上;在陸軍裝備上,也大多是在T-80坦克上進行改裝而出現的型號,新的T-14「阿瑪塔」看起來十分先進,但能否有實力量產還是個未知數;在空軍裝備上,也大多是在蘇-27基礎上不斷改進吃老本,雖然T-50使俄成為世界第二個試飛隱身戰機的國家,但該機的研發進度因為投入不足而大大落後於稍晚的中國殲-20,未來前景更難預料……
俄羅斯的SS-18」撒旦「陸基彈道飛彈發射
從以上羅列可以看出,儘管俄羅斯國力不足,但有限的資金被首先用於保證戰略力量的建設,而對於常規力量不能說是不重視,但可以說投入有限。正因為如此,才使得俄羅斯這樣在經濟上算作世界二流的國家,在常規軍力上只能算作世界主要國家,但卻在戰略核力量上絕對成為世界超一流的國家!正是這樣的戰略核力量的存在,讓俄羅斯成為國際政治和軍事的主要玩家。正如分析指出的那樣,即使是全世界最強大的軍隊,也不得不考慮俄羅斯在國際舞台上的看法和立場,儘管它的國防預算數倍於俄羅斯,國家經濟總量是俄羅斯的15倍。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之一,就是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核反擊力量,沒有哪個國家敢於輕視它的存在。因為在必要的時候,它們可以打到全世界任何地方,足以讓敵人毀滅數十上百次。而這些,也正是目前中國所欠缺的,我們期待中國能像其他方面那樣實現彎道超車,能在不久後迅速補齊戰略核力量這個與美俄相比最大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