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禎:匯率大跌比不上清真蛋糕

@ 2017-01-08

李書禎:匯率大跌比不上清真蛋糕

今天報章的重要新聞「令吉對美元匯率跌破4.5」,是多麼有影響力的新聞。國人在網絡、咖啡店與友族團體交流中討論的課題卻是——清真蛋糕。

可見馬來西亞非穆斯林對「清真」事件的敏感程度,不是普通一般的有感受。

害怕,討厭,不厭其煩的評論。原來,另一邊廂的馬來社會對麥當勞蛋糕事件是沒有留意到的!因為巫文媒體不重視這項課題的報導。

其實,麥當勞不但被現在的華人抵制,其在一年多前也被穆斯林杯葛;對此,就讓麥當勞本身去反省,在市場上的宣傳和商業手法吧。伊斯蘭發展局的清真認證,也有很多非穆斯林商家去申請,相對下穆斯林商家並不多,也許因此,他們的生意只是家庭式或社區範圍吧!

清真的認證、伊斯蘭銀行、伊斯蘭投資基金和伊斯蘭法(Syariah Law)都是伊斯蘭經濟的重要區塊;我曾多次提醒,伊斯蘭不是宗教而已,其必然形成一種文化,稱為穆斯林文化。

馬來文化的消逝

穆斯林文化越強,隨之而至的清真寺、祈禱室、餐館、食品、銀行、保險、醫療中心、幼兒園、宗教學校、宗教課、衣著、書籍、日常用品、手機鈴聲應有盡有,我們能夠阻止這一股趨勢嗎?昨天,朋友在網絡放了一套穆斯林祈禱前凈身用的洗手盆,可按順序清洗與烘乾,非常方便;在我腦海里出現的是一個商機,不懂有沒有公司其實已經入口這一套東西?

華社有者常感慨,60,70年代的馬來文化在消逝中,過去各族和睦同在的社會氛圍消逝了,漂亮的馬來服裝格巴雅(Kebaya)少了市場,都是Baju Kurung或是長袍;這是一個趨勢,我們也阻止不了他族要「強化穆斯林文化」而「去馬來文化」!其實,這些都在政府《1971年的國家文化政策》中,一一落實,廣至各個生活層面,深至所有的部門、機關,而今形成了一片現象。

華社突然才來「把關」?就抵制麥當勞吧!讓其最後得像超級市場,特別開放「非清真區」,像一些地方開放「抽菸區」一樣。文化的強弱,此消彼長,因為穆斯林文化強了,所以馬來文化弱了。所以,我在乎的是——中華文化在馬來西亞的傳承與在地的交融。

儘管政治烏煙瘴氣,政治人物胡言不爭氣,社會文化工作者的建設工作不能停歇。回頭看《1971年的國家文化政策》,有學者道:政府都不再提了,我們為何要提?我說:因為政府已經達到目的了,為何還提?正因此,我們更要深思如何在現有的當下,堅守和保持多元?抵制、抗議是其中的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