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李嘉誠的「拋空中國」之舉曾掀起軒然大波,分析普遍認為,李嘉誠出走與不看好內地經濟有關。但最近,李嘉誠很可能要殺回馬槍,他在周年晚宴致辭中表示,將維持在內地投資。那麼,李嘉誠是對當初的義無反顧「拋空中國」行為後悔了嗎?
據媒體報道,「過往的經歷告訴我,天若有情,往往遙遙千里之外。我在1980年成立了基金會,陸續把約三分之一的資產撥歸其中,三十多年來用在推動教育、醫療及其他項目,付出超過港幣200億,80%以上支持的項目在大中華地區。」1月5日晚間,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在長江集團的周年晚宴致詞中說道。
據香港媒體報道稱,李嘉誠在出席集團周年晚宴前接受媒體採訪,當被問及內地人民幣貶值是否會使公司對投資減少時,李嘉誠回應稱,內地回報未必少,其公司去年在內地已投資超過100億港元,他還表示:「哪裡有回報,我就去哪裡投資。」
對於2017年香港經濟前景,李嘉誠表示,由於受加息及環球政治因素影響,未能感到樂觀,但仍希望經濟向好,同時亦會為最壞作好準備。談到退休的問題,他稱:「說沒有安排準備是假的」,並重申即使下一刻退下來,公司亦不會受到影響。
2015年9月12日,一篇名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曾引發外界對其李嘉誠從內地撤資的猜測。
2015年9月8日,李嘉誠手上的另外兩家上市公司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與電能實業有限公司聯合發布公告宣布,前者擬以116億美元的換股形式合併電能實業,以尋求公共事業業務的進一步擴張。
作為目前李嘉誠商業帝國中唯一一家在中國境內註冊的長和系公司,電力實業併入長江基建後將會退市。若該筆交易成功,長和系旗下共10家上市公司的註冊地都將在海外,這意味著龐大的李氏長和系企業註冊地將全部遷離中國,李嘉誠最終完成了旗下公司註冊地的全部外遷。對於過去兩年一直在香港和內地兩地進行資產拆分和出售的李嘉誠而言,逃離香港和內地或將成為既定的事實。
但此後,該議案被約半數的電能實業股東否決,這是李嘉誠第二次試圖為長江基建獲取電能實業現金的努力宣告失敗。
對於撤資的指控,李嘉誠曾用三頁紙正式回應,稱「我身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李嘉誠還在致詞中提到,要為公司在全球尋覓最有前景及長遠穩定的項目。「我深信,發展不忘穩健是保持集團業務利鋒不鈍的基本。」
李嘉誠在1980年創立基金會,於2006年宣布基金會是他的第三個兒子。李嘉誠表示,「我常常提醒兒孫,有能力選擇和作出貢獻是一種福份,人心在動的關鍵時刻,有冷靜靈活經濟腦袋,更要有溫暖人文關懷心。企業家必須忠誠為股東負責,創造前景和拼搏回報可觀的投資機會;作為基金會負責人,更要為民族和世界作出永恆的貢獻。」
而就在一個月以前,有媒體就爆出,李嘉誠近期正狠拋中國內地地產。
媒體表示,根據統計,長和系旗下的長地2015年年報顯示,該公司目前持有約150萬平方米的投資物業。其中,在香港持有約130萬平方米,而在內地僅剩20萬平方米,最近又賣掉5萬平方米的上海世紀匯廣場後,只剩15萬平方米,大約是21個足球場大。
10月26日,李嘉誠將上海最後一塊地產賣出,交易完成後,長實地產將獲得約人民幣54.3億元人民幣的收益。很多人驚呼,李嘉誠又跑了!但李嘉誠頻頻退出動作仍未結束。消息稱,李嘉誠357億港元再賣香港中環中心。
在宣布出售世紀匯廣場不久後,李嘉誠又將出售位於香港皇后道的中環中心,交易總價高達357億港元(1港幣約合0.128943美元),或刷新香港寫字樓交易紀錄。
而實際上,三年前李嘉誠就一直出售手中持有的物業。
2013年10月,李嘉誠將一年前剛剛收購的東方匯經中心OFC出售給交通銀行,出售價為90億港元。
2014年8月11日,李嘉誠持股7.84%的新加坡房地產基金亞騰資產出售上海黃浦江西岸虹口區的一幢寫字樓——盛邦國際大廈,交易作價約達15.4億元。
2014年4月8日,李澤楷宣布把位於北京三里屯的地標建築盈科中心出售,售價約57.5億元(1人民幣約合0.145221美元)。
2014年5月29日,李嘉誠旗下的長和投資全部出售已持股多年的長園集團股權,從當年1月起,長和投資就開始了減持行動,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內已經減持了30%的股份。
2015年2月,長江實業旗下公司以5.2億元出售位於香港新界的商業地產物業盈暉薈。
2015年6月9日,李嘉誠旗下電能實業以售價61.4億元,向卡達投資局旗下全資子公司出售港燈16.53%的股權。李嘉誠從房地產業撤資路徑明顯,三年來累計套現近8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