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胎盤,孕媽媽應該知道這三件事兒!

@ 2017-01-06

胎兒在媽媽的子宮內,有兩個重要的保護神,胎盤和羊水。其中,胎盤稱得上是胎兒的生命之源。

受精卵在子宮著床以後,胎盤就會逐漸開始形成。它是媽媽和胎兒的「聯絡員」,一面牢牢附著在媽媽的子宮體壁上,一面由臍帶連接著胎兒的腹壁。

一、胎盤的作用

1、為胎兒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

2、排泄胎兒的代謝廢物

3、保護胎兒免受感染的危險

可以說,胎兒和母體之間沒有直接的循環聯繫,所有的營養物質都是通過胎盤傳送。胎兒的代謝廢物如尿素、尿酸、肌酸、乳酸等,也是通過胎盤傳送給母血,再由母體排出體外。

所以說,一旦胎盤出現問題,寶寶的生命將受到很大的威脅。

二、胎盤異常及其處理方法

前置胎盤和胎盤早剝,是最常見的胎盤異常情況。

前置胎盤

正常情況下,胎盤應附著在子宮的底部及側壁上。但是在某種情況下,胎盤出現在子宮頸內口的上方,這種情況稱為前置胎盤。如下圖所示:

前置胎盤阻擋了胎兒的出生通道,妨礙到胎兒的正常娩出。這樣的產婦,通常要選擇剖腹產,尤其是部分前置和重型前置的產婦。

此外,前置胎盤還可能引發孕期反覆 陰 道出血、胎兒貧血、生產時大出血等問題。

關於前置胎盤出現的原因,目前並不明確。但與以下因素有關:

多次妊娠、多次人工流產、多次刮宮操作及剖宮產手術等。

前置胎盤可通過B超檢查發現,超聲報告中會有一項胎盤位置。

如果檢查出前置胎盤孕媽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格外小心,要避免發生性行為,有出血症狀時要立即就診。

胎盤早剝

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從子宮壁剝離,稱為胎盤早剝。

一般情況下,輕型胎盤早剝胎盤剝離面不超過胎盤的1/3,多見於分娩期。症狀以外出血為主。而重型胎盤早剝胎盤剝離面超過1/3,可無陰 道出血或只有少量的陰 道出血,以隱性出血為主。

胎盤早剝危害大,一旦險情發生,原則上應爭分奪秒地讓胎兒產出,只有在胎兒產出,胎盤跟著排出後,控制孕媽出血,子宮才能迅速收縮而止血。

如果產婦宮口已開大,估計短時間內能結束分娩者可經陰 道分娩。否則,應及時進行剖宮產術。

三、胎盤成熟度

很多孕媽媽去醫院做檢查時,孕晚期(28孕周)開始,B超報告單上會出現胎盤分級,這個時候的胎盤級別多數是0-I級,到36周左右胎盤級別可以是I-II級,到40周左右胎盤級別可以是II-III級。

一般來說II級以上胎盤提示胎兒成熟了,如果胎盤達到III級則表明胎盤已經成熟,並趨於老化,無法正常給胎兒提供營養和氧氣。

0級標誌胎盤還沒成熟;

I級標誌胎盤基本成熟;

II級標誌胎盤已經成熟;

III級標誌胎盤已衰老,由於鈣化和纖維素沉著,使胎盤輸送氧氣及營養物質的能力降低,胎兒隨時有危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