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在跨年特別節目「苟日新日日新」欄目中報道了殲-10B的相關情況,首次「零距離探秘殲-10B戰鬥機」。這也是自2014年殲-10B服役以來首次正式報道。之前雖殲-10B多有在節目中露面,不過多出現在節目畫面中,以殲-10B為專題的報道這是第一次。
殲-10B報道畫面截圖
報道中直接提到了「殲-10B」的編號,記者進入了座艙,並報道「得益於玻璃化座艙地使用,多塊顯示屏取代了指針式儀表,飛行員操作戰機更加便捷和人性化。」雖然沒有給出畫面,但根據報道中提到的「多塊顯示屏」,我們可以判斷殲-10B的座艙顯示系統仍為一平三下布局,不過相比於殲-10A,殲-10B座艙的顯示屏更大,能夠兼容的信息更多,信息化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不過很顯然,還無法與F-35的一塊顯示屏相比。
該部隊維護殲-10B
報道中進一步提到,殲-10B「機頭取消空速管,機頭加長加粗,截面改為橢圓形,以裝備先進的相控陣雷達」。這證實殲-10B確實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此外,報道也提及殲-10B「改用提高進氣效率的『蚌』式進氣道,有效提高了戰機性能。」接受採訪某團副團長表示,殲-10B主要提高了空空作戰的雷達和電子對抗的性能,最突出的特點則是增加了對地精確打擊能力。根據之前的報道透露的信息,殲-10B很可能將承擔風險較大的反輻射作戰任務,這次報道可以說佐證了這一判斷。
殲-10B的綜合性能好於殲-10A
有消息稱,殲-10B的總產量為56架左右,裝備空2師師團和空21師63團,分別隸屬於南部戰區和北部戰區,此次接受採訪的便為後者。不過對於空21師而言,63團的殲-10B是其第一個三代機團,其承擔空中作戰的任務應該更大,而號稱「南霸天」的空2師中4團正在用殲-11A換裝殲-8DF,6團剛剛接裝首批4架蘇-35SK,因此空2師5團的殲-10B較有可能承擔更多的對地精確打擊任務。而根據解放軍一貫的傳統,公開一型武器背後一般還有更先進的武器。有消息稱殲-10B現在已經停產,轉而生產性能進一步提高的殲-10C型,這一報道也側面印證了殲-10B已經停產的消息。隨著殲-10C地批量生產,未來或許會有更多航空團列裝從主力團換裝的殲-10A,也可能直接裝備殲-10C,這對於還在裝備著殲-7E/G和殲-8B系列的部隊而言是個重大利好。
殲-10B的機號
殲-10系列側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