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我們國家現狀,經濟不斷發展,已經躍居到世界第二的位置了,但是即使我們已然世界第二,我們國家仍然是個發展中國家。和我們國家有所不同的是,雖然有些國家的國土面積不大,經濟卻十分發達,已經率先成為了已開發國家。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日本、韓國。不過除了這些老牌的已開發國家,還有相當一部分國家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就如同小編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個國家——汶萊,這是被譽為亞洲最幸福的一個國家。
那麼汶萊為什麼會富裕到這種地步呢?就簡單的和我們國家相比較一下吧,你們可以自己體會一下。國土面積比廣州小一點,人口也只有30萬,但因盛產石油,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國家,汶萊政府最頭疼的問題不是沒有錢,而是錢太多花不完怎麼辦。
汶萊
簡單的說說汶萊的福利政策。在汶萊看病,不管什麼病,統統只要一汶萊幣,摺合成人民幣就是五元錢,其他的費用全部都由政府來承擔。教育——從幼兒園到大學教育全免費,即使去牛津、劍橋深造,學費、食宿、來回機票全都由國家掏錢,甚至還會額外發零用錢。國家會給公民分配住房,可因為汶萊人民收入比較高,他們一般選擇從政府手中購買地皮,然後蓋一個大別墅。汶萊的汽油和礦泉水一個價,家家戶戶出行都靠私家車。汶萊的水電煤氣,甚至吃得牛肉、喝的牛奶全部都有補貼。在汶萊,人們買車、買房、經商和個人收入都不納稅。在汶萊,你有錢根本牛逼不起來,這個國度已經富到:錢,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多餘的。所以他們國民的幸福指數全世界排名第九,遠超新加坡、日本和中國。總而言之,這個國家就是十分富裕,福利十分好。聽聞汶萊的政策如此之好,也吸引了許多人移民過去。和我們自己的國家比較起來,我們真的是弱爆了,但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總要一步步來。筆者對自己的國家也是充滿著信心的,也許某一天,我們自己的福利甚至比這些還要好。
說了這麼多汶萊的優秀政策與福利,也許有些人已經想入非非了。但是還有一件令你更想不到的是,在這樣富裕的一個國家,他們王室居然有位中國祖先,他就叫黃森屏。元末明初從軍,華人政權首領,汶萊國創始人之一。當初,因為黃元壽在中國南海森屏灘剿寇抗倭功勳卓著,明洪武帝朱元璋,特賜名為黃森屏作為出使婆羅洲就是現在的蘇里曼丹島使者的名字。黃森屏和華人同胞在斷手河流域努力,力量迅速發展,聲威遠震。番人用他們的習慣稱呼稱黃森屏為「拉闍」,也就是王的意思,而華人則按中國的叫法稱之為「總兵」,可見黃森屏在東加里曼丹島建立了獨立的華人政權,這個政權保有足以威懾敵人的強大的軍事力量。
當時在斷手河偏北的地區是國力衰微的渤泥國(汶萊古稱),南受印尼的控制,經常被要求向其進貢,東則常受菲律賓南部蘇祿蘇丹國不時的侵擾。在黃森屏和華人軍隊的奮戰之下,蘇祿入侵被遏制,渤泥國避免了滅亡的命運,這也進一步鞏固了渤泥國與黃森屏華人政權的同盟。後來,在渤泥國發生了一系列政治鬥爭,最後傾向於黃森屏的艾哈邁德壓倒特曼貢親王繼位,成為渤泥史上的第二世蘇丹,黃森屏在渤泥的地位進一步鞏固。但是,在南洋奮鬥了大半輩子的黃森屏一直未忘記祖國,對明朝的認同感也不斷增強,死後都回葬在了中國。
由此可見,汶萊與我國交流源遠流長,在他們首都斯里巴加灣市郊外的一座山上,至今還有一座極具中國特色的古墓。雖然碑文早已模糊不清,但還能辨認出「王總兵之墓」這五個字,想來應該就是紀念這位華人王室黃森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