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灣《自由時報》1月3日報道,台灣軍方將於今年三月提出新的軍事戰略規劃構想,把現行的「有效嚇阻」調整為「多重嚇阻」。現在直屬於台「國防部」的防空導彈指揮部將相應地移編給台空軍司令部。未來台導彈部隊的部署重點則將放在東部地區。
台灣地對空導彈部隊裝備的天劍-1型防空導彈
對此,台「國防部長」馮世寬表示,將會以「有效嚇阻、防衛固守」作為基礎,並把「嚇阻」變成「多重嚇阻」。他稱,準備在今年漢光演習時,驗證台軍多重「嚇阻」的戰略戰術能力。
他表示,台「國防部」也正在進行武器系統整合,除了構建「嚇阻」的設施,也會進行地面作戰準備,包括輪式裝甲車的換裝。目前裝備的導彈也將加以「增程」,台「中科院」已著手相關研發。
台「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昨也指出,有關外傳導彈部隊的組織調整,仍在研議當中,他們會根據威脅、作戰需求、指揮管制等審慎評估。
台防空導彈指揮部目前唯一的女性愛國者導彈牽引車駕駛彭子玲上士
台防空導彈指揮部目前轄有三個導彈群,以愛國者三型、天弓二型、三型導彈為主,並有一定數量的戰術反制導彈(地對地導彈)及雄二E巡航導彈。
在遼寧號航艦編隊繞行台灣東部海域後,有台軍方官員稱,大陸從台灣東面進攻的可能性提升。他表示,未來台灣導彈部隊除主要防衛北中南三大都會區外,部署重點也將放在台灣東部。
有台軍官員指出,台空軍目前轄有防空炮兵指揮部,主要任務為「要塞防空」,在防空導彈指揮部移編給空軍後,將與防空炮兵指揮部整併合一。
台防空導彈部隊早期設在陸軍,一度改隸「國防部」參謀本部並且提升為導彈司令部。而後則在隸屬空軍及參謀本部間數次移編,隨著新的軍事戰略規劃構想出爐,防空導彈部隊將再次移編。
但據了解,戰術反制導彈及雄二E巡航導彈雖一併移編空軍,但這兩型導彈要如何運用,掌握權還是在國防部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