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在突破,而這五個行業卻將走向消亡

@ 2017-01-02

編者按:在過去一年裡,技術和「分享經濟」創業公司不斷向傳統產業發起衝擊,Uber及其它打車公司震動了的士市場,Airbnb成為酒店的替代者。

當我們的社會朝著數字化、自動化進一步靠近時,還有哪些行業會遭遇挑戰呢?《金融時報》展望未來5-10年,找出一些行業和企業,隨著科技的發展,它們可能會衰退,甚至完全消失。

破壞者:在線旅遊平台

受威脅行業:門店旅行社

理由:越來越多的遊客通過網絡預定服務

Tui是世界最大的旅遊運營商,它擁有許多門店旅行社,劃分為Thomson和First Choice品牌,Tui CEO Fritz Joussen介紹說,許多業務正在進入「尾聲」,企業對套餐打包產品(全包)的依賴越來越少,擁有並且運營自己的酒店和遊艇才是重點。

「酒店和遊艇為我們帶來了大約30-35%的利潤。」Fritz Joussen表示,「在3年之內比重會提升到50%。我們是一家正在轉變的公司。」

Tui的轉變告訴我們整個產業都在轉移。傳統實體代理行業多年來一直在走下坡路,因為越來越多的遊客通過網絡預定服務,比如Expedia的服務。

美國勞工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1990年旅遊代理商的數量約為132000,到了2014已經降到74000,照估計2024年之前還會減少12%。

Thomas Cook 是英國最大的旅遊運營商,2011年公司遇到現金危機,為了生存公司被迫借貸2億英磅。自此之後,Thomas Cook 關閉了幾百個街道門店,如果還是無法盈利,公司準備關閉更多門店。現在Thomas Cook的重點已經轉向了網絡,它要用自己的飛機和酒店開闢新的旅遊線路。去年,Thomas Cook開始盈利,這是5年來首次盈利。

Henry Hartveldt是Atmosphere Research的創始人,他認為旅遊代理商不會完全滅絕,只是需要改變。Henry Hartveldt說:「只有真正的專家才能生存。他們應該成為提供重要旅行服務的高手,比如蜜月旅行、重要的家庭旅行、或者是複雜的旅行(比如遠征旅行)。

「它們要找到小眾市場,用數字工具確保用戶知道它們的存在,還要幫助客戶預定服務……對於旅遊代理商來說,真的需要一個零售店面嗎?老實說,大多數不需要。」

一些客戶希望能與旅遊代理商面對面交流。英國旅行代理商協會的研究報告指出,大多數遊客通過網絡預定服務。截止2016年10月的12個月里,在門店預定的遊客占比19%,略有上升,一年前約為17%。報告指出,英國最高收入群體約占總人口4%,35%的富裕家庭喜歡到門店預定。

Tui的CEO Fritz Joussen說,未來公司還會繼續提供套餐旅遊服務,只是不再像過去那樣重視純粹的交易,所謂純粹交易,就是代理商為客戶尋找最低價服務。他們可以通過網絡尋找便宜的服務,而不是跑到街道上尋找。

毀滅者:3D印表機

受威脅行業:小組件製造商和分銷商

理由:越來越多的人使用3D印表機製造組件

凡是聽過演唱會的人都知道,跑去拿票或者郵寄門票都很麻煩,直接列印更簡單。很快,企業就會發現它們可以用3D印表機列印備用配件、設備和電子產品。

3D印表機的廣泛採用將會動搖整個供應鏈,企業可以根據需求列印,不需要定貨,許多時候還是從海外訂貨。

德國博世力士樂(Bosch Rexroth)是全球領先的傳動與控制專家,它預測在5至10年之內,公司使用的製造設備40%都可以直接列印,無需購買。博世力士樂製造工藝研發經理Stefan Hoevel說:「如果我們正在尋找老汽車或者引擎的備用組件,或者為新產品製造原型設備,小規模製造,3D列印可以派上用場。」

博世已經開始用3D印表機製作原型設備,這些原型設備要麼之前沒有製造過,要麼開發時太費時間。Stefan Hoevel認為,有了3D列印技術,製造設備的成本可能會比今天所使用的傳統方法便宜60%。

有時,3D列印技術類似於「增量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因為塑料、金屬及其它材料層層疊加,製造出產品。

在去年11月舉辦的慕尼黑電子展上,以色列創業公司Nano Dimension展示了新技術,它用3D印表機列印複雜組件。公司開發了Dragonfly印表機,尺寸和桌子差不多,它可以列印多層電路板,這種電路板可以用在智慧型手機、電腦上。

Nano Dimension CEO Amit Dror表示,3D列印電路板可以加快原型設備的研發速度,讓電子企業快速將新產品推向市場。

今年,惠普也展示了類似的技術,它用3D印表機列印重量輕超的鏈條,只有113克,耗時不到30分鐘。然後惠普將鏈條裝在起重機上,吊起一輛汽車。

惠普高管Stephen Nigro說,Jet Fusion 3D可以自己列印自己,因為約一半的組件都可以列印。Stephen Nigro稱:「我們沒有這樣做,因為我們能夠做到;讓印表機列印自己具有經濟意義。我們認為,3D列印將會改變設計和製造世界。」

毀滅者:無人駕駛汽車

受威脅行業:汽車保險

原因:無人駕駛汽車越來越多,撞車事故越來越少

我們不妨想像一下:無人駕駛車隊圍繞我們的城市和農村安靜、謹慎行駛,它們無縫銜接,接送乘客。路面上的汽車數量減少,撞車故事也會減少。

在某些人看來這是理想社會,但在保險行業看來卻是一個不好的消息。汽車保險是保險行業的中流砥柱。根據摩根史坦利和波士頓環球諮詢公司的研究,汽車保險為全球大型保險公司貢獻了2600億美元的保險費,貢獻了170億美元利潤。照估計,汽車保險產業的市場規模約為2000億美元。

分析師指出,新技術襲來,汽車保險的許多業務將會受到衝擊。首先,車越來越少,事故越來越少,意味著保險的需求降低。在成熟經濟體中,2040年之前市場規模可能會縮水80%以上。其次,保險的購買者將會變成企業,比如汽車製造商,而不是消費者。汽車製造商與科技企業可以收集使用數據,它可以自己銷售保險,替代保險公司。

保險從業人員認為,從短期來看自動化會增加汽車成本,與基本車型相比,當汽車發生衝撞時,技術含量越高的汽車維修成本也會越高。

Murray Raisbeck是畢馬威會計事務所的保險合伙人,他認為新技術也會帶來新機會。他說:「市場會出現不同的風險,我們需要為這種風險買保險,比如算法出現錯誤,或者無人駕駛汽車出現網絡風險。只是汽車撞車、個人受傷的機率降低了。」

市場正在改變,一些保險公司開始響應。在英國,Axa與一些政府支持的團體攜手合作,尋找辦法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在日本,三井住友和東京海上控股正在評估新的保險產品。

Murray Raisbeck認為,整個保險行業必須採取行動,應對威脅。他說:「在英國談話太多,對話太多,讚揚太多,但是技術投資並不多,面向未來的合作並不多。保險企業擅於應對變化,但是汽車與科技企業是完全不同的競爭對手,它們準備奪走蛋糕。」

毀滅者:智能投顧

受威脅行業:財務顧問

理由:自動化財務顧問網站越來越多,監管越來越嚴格

2006年,財務顧問行業碰到了麻煩,當時英國金融部門發起調查,它們想搞清資金是怎樣分配給零售投資者的。2013年新規出爐,它對財務顧問的業務模式構成威脅,新規定禁止基金公司向財務顧問支付佣金,同時還提高了顧問的資質要求。

財務顧問協會Liberatum估計,自從英國推出新規之後約有13500名財務顧問離開行業,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估計的數字約為2000。

禁止提供佣金意味著財務顧問的主要收入來源被切斷,他們如果想維持生計,只能多向零售投資者收費,或者提高最低投資額度,也就是顧問提供建議的投資額度。

一夜之間,投資者「養不起」顧問了,他們開始向新生的「智能投顧」(機器人顧問)尋找幫助,新的行業於2012年開始興起。

什麼是智能投顧?簡單來講就是投資者在網站填寫調查問卷,然後網站根據答案提供基金組合產品供用戶選擇。機器人顧問摧毀了傳統面對面顧問模式,為客戶提供低成本替代選擇,他們開始接受數字投資模式。

按照花旗的估計,在未來10年里,由智能投顧管理的資產將會達到5萬億美元。銀行、資產管理公司、財富管理公司也看到了「智能投顧」的潛力,企業可以用它幫助零售客戶,它們闖進了新世界,這個世界以前是由金融科技公司統治的。

英國巴克萊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勞埃德銀行集團、桑坦德銀行英國分行已經表示,它們準備開發線上投資網站;瑞士銀行UBS、財富管理公司Investec Wealth、Brewin Dolphin和Killik & Co也準備這樣做。

毀滅者:電動汽車

受威脅行業:汽車修理廠

原因:電動汽車維護成本低

在營銷時,汽車公司會告訴用戶電動汽車更環保,運營成本更低。除了車輪,電動汽車安裝的組件幾乎都是非移動組件,正因如此,電動汽車與汽油汽車相比有一個新的優勢:出現故障的機率很低。

對於發動機製造商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但是汽車修理廠開心不起來,他們修理汽油或者柴油汽車,苦苦維持生計。在汽車產業,售後服務部門創造了大量工作職位,還創造了大量利潤。

Jefferies汽車分析師Philippe Houchois表示:「賣車的利潤很低,只要我們擁有一輛汽車,安裝了內燃機引擎,維修就會持續下去,對於經銷商來說這是一個主要的利潤源。」

瑞信報告指出,今天銷售的內燃機汽車安裝了幾千個移動組件,電動特斯拉只有18個移動組件。英國汽車工程協會主管Steve Nash認為:「電動汽車幾乎不需要維修。」

汽車工程協會估計,單是在英國就有4萬家汽車售後服務企業,當中包括大企業Kwik Fit,還有許多小型獨立維修廠。具體數字很難估計,因為有許多修理廠並不屬於任何機構。

分析師估計,未來幾年銷售的電動汽車大部分都會採用混合動力技術,也就是說它既安裝了引擎,也安裝了電池。只安裝電池的汽車在維修時需要不同的專業技術,比如電子技術。

大眾最近宣布,準備對7000名工程師進行培訓,因為到了2025年大眾要讓電動汽車的銷量占比提高到25%。

英國汽車工程協會主管Steve Nash說,電動汽車看起來像汽車,所以政治家想當然認為,那些為汽車工作的人會順理成章適應它。事實上,維修電動汽車需要專業培訓,修改電動汽車風險很大。

Steve Nash補充說,如果沒有接受過足夠的培訓就跑去修改電動汽車,風險是很高的。他還說:「電動汽車電池可以生成3-400伏的電流,一旦出現問題,比坐上死刑電椅插上插頭還要糟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