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了推廣良好信用所帶來的益處,社會信用體系先行示範區已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籌建計劃中,其中包含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和浙江省。
經國家發改委批准的這一國家試點計劃被寄期望有助於發展區域內良好的商業和社會環境,並以信用記錄為基礎來規範個人行為。在這信用體系之下,信用好的個體與企業將會有獎,反之則會喪失信譽。
長江三角洲地區將會由於企業信用的提高和保護智慧財產權而獲益,從2015年起,省級政府就已經跨區域、跨行業開展打擊智慧財產權侵犯和偽造 的聯合行動。
通過利用大數據,各個地區的公共安全部門已經可以在網際網路經濟犯罪中協同執法。那些領域內侵權和偽造的案件將會逐一列舉在政府的網站上,公開提供詳細的信息用於審查。
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商標部門負責人林表示,通力合作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將縮減地方保護主義的生存空間。旅遊部門在十一月試運行了一個在線的遊客信息查詢平台,用來更新不好的旅行社。
上海市政府代理秘書長金興明說,這個旅遊市場三角地帶統一的信用系統是在全部信用系統的聯繫上的一個「突破」。金興明說,這個信用系統能傳遞以市場為導向懲罰在失信黑名單上的企業家,這個系統能加入社會影響,政府和市場監管。
在上海,有好的社會信用的市民現在可以獲得一個「信用卡」,在上海的圖書館,借書都可以免費。然而,這個現象仍舊缺乏規章制度。沒有一個透明的社會信譽機制,獎罰不能夠做到絕對公平。
安徽省企業家趙強在2016年受益匪淺。當他的文具製造公司急需資金時,他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從來安農村信用合作社借到了7百萬元。銀行方面表示,快速貸款的批准有賴於趙的信用等級。
社會信譽系統導航應該在不同的城市裡打破小範圍的信譽獎勵和懲罰先河,並且提供一個系統的、統一的方法,然後延伸到國家實踐層面。」王寧江,浙江信譽中心主任如是說。
他說試點系統應該首先把有產生環境損害或食品安全問題的不良紀錄的公司列入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