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倒數第二天,一睜眼摸手機,看到推送的新聞,還以為時間倒流到了幾十年前:「歐巴馬宣布制裁俄羅斯,授權驅逐35名俄羅斯外交官……」
這份制裁令看上去來勢洶洶:不但針對4個俄羅斯公民和5家實體機構,勒令35名俄羅斯外交人員在72小時內離開美國,還關閉了兩所俄羅斯外交處所。
俄方當即回應要「予以回擊」,宣布關停莫斯科英美學校——在這所學校讀書的,正是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使館官員的孩子(英加內心想必是崩潰的)。同時,外長拉夫羅夫也建議普京,同樣驅逐35名美國外交人員。
即將下台的觀海同志,這是要搞事情?
傳說中的「死亡對視」
黑客
說起俄羅斯,歐巴馬最近簡直氣不打一處來。
之所以簽署制裁令,就是因為CIA和FBI都向歐巴馬保證,就是俄羅斯的那幫黑客下黑手,才讓特朗普這個惹事精當上總統的。據他們說,俄羅斯黑客入侵了美國民主黨和一些政客的郵箱,導致一系列有關於希拉蕊和民主黨政治醜聞的郵件被曝光,成為希拉蕊在大選中最大絆腳石之一。
搞笑的是,在大選前兩周,希拉蕊助手阿貝丁的丈夫韋納因為色情簡訊一事而被調查,之後FBI在其電腦里發現了更多「郵件門」的證據,因而重啟了此前一度暫停的調查。對希拉蕊陣營來說,這次調查看上去就是那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還據說啊,俄羅斯黑客也入侵了共和黨的郵箱,但是,也就逛了逛,揮一揮衣袖,沒帶走一封郵件。
他們還說,俄羅斯黑客們還在網絡上散布了許多假新聞,一味抹黑希拉蕊、稱讚特朗普。前兩天,歐巴馬批准的2017《國防授權法案》就專門提出,要建立一個用來搞信息戰的全球作戰中心(Global Engagement Center),應對「俄羅斯假新聞」的宣傳戰。
對於這些指控,俄羅斯當然是一概否認的。特朗普則擺擺手表示自己不知情,我這麼厲害,當然是靠實力贏的。但是在歐巴馬等民主黨人看來,不管這大選是怎麼輸的,你俄羅斯跑不了干係,就算不是你導致的,這鍋也得你背。
對於歐巴馬來說,自己討厭的特朗普勝選不說,關鍵是,自從當選以來這一個多月,白宮已經給特朗普擦了多少回屁股了?自己都要捲舖蓋走人了還要給這傢伙到處滅火,偏偏這傢伙還是侯任總統,歐巴馬心裡這個憋屈。正當這會兒,CIA們告訴俄羅斯黑客有證據了,那還不擼起袖子治上一把?
「內訌」
不出所料,歐巴馬這邊火還沒發完,特朗普就又發話了。
事發後4小時,特朗普就寫了一份書面回應:「是時候(放下這事兒)去做其他更偉大的事情了。不過,為了我們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我會在下周跟情報機構的負責人們見面,從而獲取這件事(俄羅斯黑客干涉選舉)的最新進展」。看上去還蠻平靜的語調,裡面都是對歐巴馬這麼急匆匆行事的不滿。
這種不滿,爆發於前幾天歐巴馬接受CNN採訪時的表態。當時,觀海同志自信滿滿地說,「如果我今年可以參加大選,肯定穩贏。」
這還了得?特日天立馬表示不服,連發幾條推特,曆數歐巴馬的「罪過」,比如「你這幾年讓ISIS坐大」、「美國的失業率和失敗的醫改」,「你要是參選你穩輸」!
同時,針對近日歐巴馬在台灣、以色列猶太定居點等等問題上與背道而馳的做法,特朗普氣得在推特上指著歐巴馬的鼻子罵:你看你給我設的路障,虧我之前以為我們之間能平穩過渡呢!
分歧
的確,如特朗普所言,這次政權的交接,註定不會是一次平穩的過渡。畢竟,至少從目前看,倆人的政策分歧顯得略大。
比如台灣。不安排理出牌的特朗普,不僅前三十年無古人的接了蔡英文的電話,還表示,中國要是不在貿易方面做出讓步,美國為什麼要受制於「一個中國」原則?
這可嚇壞了歐巴馬。作為一個「老司機」,歐巴馬知道台灣問題和「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碰不得。於是他一邊派白宮出來解釋保證美國堅持「一個中國」,一邊還親自出來敲打台灣,說你是一定程度的「自治」(Autonomy),很多事情你說了不算,以至於島內哀嚎一片,說台灣「被港澳化了」。
再看看特朗普的選人,就更明顯。衛生部長,反對歐巴馬醫改;國防部長、安全事務助理、國土安全部長等,一水兒的反對伊核協議、對歐巴馬中東政策深懷不滿時刻準備捋袖子回去大幹一場的鷹派軍官;駐以色列大使,支持以色列和其定居點建設;最重量級的國務卿,居然還是一個「親俄」的商人。每一個名字,歐巴馬聽了估計都會鬱悶半天。
要知道,這8年,歐巴馬沒幹啥別的,主要就是在國內推醫改,在中東撤撤兵,簽了個伊核協議,調和巴以問題,各種制裁俄羅斯,外加重返亞太和建交古巴。眼瞅著這就是辛辛苦苦幹八年,一夜回到上任前的節奏啊。
還有最近的事兒。前兩天,安理會通過了對以色列的一份譴責聲明,主要是針對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以及東耶路撒冷建設猶太人定居點。原本,以色列寄希望盟友美國會動用一票否決權阻止這份決議的通過,可萬萬沒想到,歐巴馬政府在最終時刻選擇了棄權,最終決議順利通過。
這下特朗普可不幹了。特朗普親以色列的立場人盡皆知,不僅自己器重的大女婿是猶太人,他還提名了一位支持以色列建立定居點的駐以大使。但是,歐巴馬政府臨下台前竟然搞了這麼一出,特朗普立馬抓起手機發了推特,一邊批評歐巴馬,一邊讓以色列堅持到他自己上台。
某種程度上,歐巴馬此次宣布制裁俄羅斯,也是給特朗普一個臉色看。你不是頻頻給俄羅斯釋放善意嗎?我就制裁!只許你折騰我,我不能折騰你?
較量
當然了,歐巴馬和特朗普這幾個回合背後,實則是以民主黨為主的反特朗普勢力和挺特朗普勢力的角逐。
在暨南大學國際關係教授陳定定看來,民主黨此次與總統之位擦肩而過,對於輸掉大選這一結果還是無法接受,因而也對特朗普產生了「怨恨」之心。近期歐巴馬政府的一系列動作,也是想在下台前給特朗普「封路」,製造困難。如此次制裁俄羅斯一事,日後即便是特朗普想要推翻前任政府的決定,他要付出的政治成本也是巨大的。
除了民主黨設障礙,特朗普上台後需要依仗的國會主力共和黨,也不全是他的堅實後盾。就如制裁令,共和黨內也有不同的聲音。據《政治家》報道,眾議院議長保羅·萊恩認為政府對俄羅斯的制裁「有點過」,但老牌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則認為制裁力度還遠遠不夠。
在陳定定教授看來,特朗普現在的許多言行,在其執政後或者會有變化,或者無法貫徹。原因既有美國國內的阻力,又有國際體系的牽制。
比如以色列一事,特朗普雖然任命了一位親以大使,但一方面,大使所做的事情畢竟有限;另一方面,以色列建設定居點行為是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譴責的,特朗普若是一意孤行,則會成為國際社會的眾矢之的。就連美國國內的許多以色列學者,都對特朗普能否改變此事持悲觀態度。
再如俄羅斯。據外媒消息,特朗普現在正在基辛格的幫助下想要重修美俄關係。在基辛格看來,美俄關係的正常化符合美國的利益,也有利於全球穩定。相較於美國國內年輕一代政治家,基辛格在國際事務,尤其是協商方面,無疑經驗豐富。
但是,陳定定教授也指出,現在國內的反俄勢力強大,幾乎沒有人敢公開說俄羅斯的好話。再加上美俄之間存在的結構性衝突,兩國在歐洲等地利益的拉扯,想要修復美俄關係,特朗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今晚,普京宣布,不會驅逐美國駐俄羅斯外交官。想想看,一向有仇必報的普京,都能忍下這口氣、憋住這股火,還真是給特朗普留了不少面子,也給日後美俄關係的改善留了一扇窗。不知道這一次,特朗普能否抓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