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行 = 有錢有閒?只有趁年青能力看看這個世界?
並不。
1997 年,40 歲的李躍中開端了一場被他稱為 " 只是比別人時光稍長一些 " 的旅行。19 年裡,在伊拉克被警察搶劫、在非洲遭受瘧疾,這些 " 小事故 " 完整阻攔不了他看世界的熱忱。
147 個國度,簽證如何能辦下來?在沒有人想著要出國旅行的年代,他如何解決語言障礙?
至於大家最關懷的消費問題,簡略劇透一下:並不比北京一個衛生間的價錢貴。
瀏覽時光:重新懂得環球旅行的 5 分鐘
Sponsored Links
1999 年和自行車進入撒哈拉沙漠
在玻利維亞
在伊拉克
在英國
Sponsored Links
在阿聯
唐山人李躍中在過去的 19 年 4 個月 10 天裡,225 次遊歷了 147 個國度。
他最北達到北緯 70°40′ 的挪威哈默斯菲特,最南去了南緯 54°47′ 的阿根廷烏斯懷亞,在亞洲、非洲和美洲共跨越了 6 次赤道線,隨身相伴的卻只有自行車、帳篷、護照和一本介紹世界名勝的書籍。
眼前的李躍中身形十分瘦削,質樸氣味猶如鄰家大爺。不過,當他說起旅行里的閱歷:撒哈拉沙漠的地雷、印尼和秘魯的石烹、冰島壯觀的間歇泉 ......
那些不經意間聊起的驚人故事讓我信任,環球旅行這件事,和年事、財富、智慧型手機、旅行攻略統統無關。
在厄瓜多和肯亞跨越赤道線
Sponsored Links
芬蘭境內北極圈標記建築
※
" 沒想到這麼快就游遍了中國 "
千里之行,始於 " 先定一個能到達的小目的 "。
在有飯吃飽就滿足的 70 年代,從小熱愛讀書的李躍中卻沉浸於唐朝詩人云游四海的豪放情懷,萌生了 " 能把中國游遍,便是不虛此生 " 的想法。
雖然那時須要拿著介紹信能力去下一個城市,20 歲出頭的李躍中還是決議攢錢去做一件多數人不曾想到過的事情:旅行。
1979 年,靠打工掙了第一筆錢的他選擇了從唐山步行到杭州,往返 3000 公里。1982 年,帶著做小生意賺得的 3000 元和一本《中國名勝詞典》,他騎著自行車用 1 年 2 個月走遍了全國 21 個省市自治區。
Sponsored Links
1982 年 5 月," 永久牌 " 輕便型自行車
沒過幾年,那個 " 不虛此生 " 的目的很快到達了。也是在那個時刻,一個更大的妄想在他心裡開端有了輪廓。
※
掙錢、學英語,為了環遊世界
擺地攤、鞋類批發、小生意 ...... 李躍中掙到的每一筆錢,都是為了那個明白而唯一的目的:環遊世界。
錢以外,語言也是最實際的問題。30 歲的李躍中開端自學英語。
" 後來我發明,教材記不住,this is pencil 這種,太難記了。我買來英語故事書,對比著詞典,這樣一點點把英語學了下來。"
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市政廳前
有了錢和語言技巧,李躍中的下一步是 " 找機遇去個外國看看,熟習熟習環境 "。
可那究竟不是拿起護照就可以自由行的年代,精確來說,個人持有護照都是稀罕事。在花了將近一年多的時光後,李躍中終於收到了間接朋友來自保加利亞的邀請,可以踏上神往已久的異國他鄉了。
Sponsored Links
初到保加利亞
李躍中為此特地去學了個三級廚師證," 究竟得有一技之長 "。達到保加利亞後,他先是在中餐館擔負廚師長,其後又自己開了一家中餐廳。
" 我當時租房簽合同時就說好了,我不會一直開下去,因為我是要去旅行的。" 李躍中回想道。
三年半後,李躍中預備動身了。和當年環遊中國一樣,這一次,陪同他上路的是一輛全新的自行車和《世界名勝詞典》。
" 一開端會想到要走那麼遠嗎?"
" 剛開端不敢想,只認為會走個三五年吧。時光一到,看看地圖,認為還須要三五年。走到這個處所,看見前面還有沒看過的特點,那就再往前走走看。就這樣,慢慢停不下來了。"
※
環遊世界須要多少錢?
環遊世界到底須要多少錢?
對於李躍中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是:10 萬美元。
除了在美國和英國零碎打過工以外,在這 19 年裡,李躍中的所有消費根本都起源於自己的積蓄。
隨身攜帶的帳篷是他在世界各地的家。也因此,他的旅行在最初根本依據季節來做調劑,北半球的冬天儘量往南半球跑。
露營
住宿錢省了下來,野炊是他一日三餐的常態,氣爐、gas 爐、酒精爐的疊代成了他漫漫旅行路上的無聲陪同。" 不過到了歐洲,正規的法餐和義大利餐我也是要品嘗的。" 李躍中彌補道。
比擬惱人的是自行車被盜。這麼多年裡,他一共丟過 7 輛自行車。
" 因為我是為了看名勝才動身的,步行有點慢,自行車的速度正適合。我在自行車丟了後也坐過公交車,但那樣能看到的處所太受限,所以還是得趕緊買下一輛。"
自行車在巴西利亞被盜後,好心路人贈與了一輛
有彎曲產生,也必定有榮幸相伴。在非洲安哥拉,李躍中竟然搭上了一艘前往巴西的美國貨輪,免費飄過了大西洋。
他甚至免費住進了消防隊——在巴西旅行時,街頭藝人告知他南美的消防隊有責任供給免費住宿。在厄瓜多,李躍中嘗試住了兩回,還和當地消防員共進了一頓豐碩的工作餐。
在厄瓜多住進消防隊
談及路上是否須要賺錢時,李躍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我在美國和英國打的那些工,更多也是為了和別人溝通,比如懂得偷渡客的狀況,順便稍微掙一些錢,但那些都不是必需的。我也不願意邊走邊做生意,這樣旅行和生意都做不好。如果錢不夠了,那就回來做生意再動身唄。"
李躍中在美國餐館打工
※
一場和簽證打怪升級的遊戲
比錢更現實的問題來了:147 國,簽證是如何做到的?
在一開端,為了拿到發達國度希臘的簽證,沒有邀請信和財力證明的李躍中選擇先申請相對簡略的埃及簽證,再向希臘的簽證官證明自己須要穿過希臘達到埃及。
同理,他拿下了當時非常難申請的以色列簽證。
李躍中的 8 本護照
也是因為這一紙以色列簽證,李躍中嘗盡了被阿拉伯國度拒簽的滋味。走投無路的情形下,試試 " 最難拿 " 的英國簽證成了當時勇敢而又有必要的嘗試。
" 簽證官老先生問我要去英國哪些處所,我說起了莎士比亞舊居,聊到最愛好的莎翁戲劇。" 李躍中萬萬沒想到,自己正好碰上的是一位莎翁迷,含金量如此高的一張簽證奇蹟般順利到手。
英國布里斯托的咖啡館,迪福在此和水手交談後寫成了名著《魯濱孫漂流記》
除此以外,李躍中還被兩次免費簽證的 " 餡餅 " 砸中過。
一次是在馬其頓辦理斯洛維尼亞的簽證,因為須要支付歐元而他只有美元,簽證官不僅沒有收他的錢,還讓他把錢花在更有用的處所。
另一回,在巴西的法國使館方法屬蓋亞那的簽證,起初女簽證官告知他必需回中國辦理,另一位男簽證官和女簽證官為他起了爭執,最後引來了領事。在懂得情形後,領事當場給了他簽證。
從差點被拒到順利拿下,閱歷心境過山車的李躍中突然想起,自己還沒付錢。
" 他們和我說,騎自行車的不用給錢!"
在哥倫比亞蒙特里亞的移民局
沒有前人的經驗指點,也沒有英俊的財力證明,李躍中拿著手中實打實的行程,在一個個全新國家的使館拿到一張又一張通往下一站的簽證。聊起簽證的這些奇聞趣事時,李躍中重複強調榮幸二字。
世界受騙然沒有白來的榮幸。能讓全世界都為之開門的,只有那顆純潔而堅定的旅人心。
※
瘧疾和大刀,危險只是世界的一面
1999-2000 年在非洲,騎車環遊了 25 個國度,共得了 8 次瘧疾。
2009 年在喀麥隆,碰見手舉大刀來搶自行車的 " 綠林英雄 "。
喀麥隆對著李躍中揮動砍刀的 " 綠林英雄 "
亞美尼亞再次被抓進警察局、卡拉巴赫險些被搶劫、墨西哥車禍、赤道幾內亞遭劫記、三蘭港上當記 ...... 翻看李躍中 9 年來的博客,好驚險。
" 中途你有沒有想過太艱苦了,不如索性回家好了?"
" 旅行中有艱苦是理所當然的,有艱苦就要解決,想方法避過去。進伊拉克前我把主要的東西都寄給了在國內的侄子,在非洲生病了那就趕緊分開。古代小說里對艱苦的描寫有很多,很正常,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旅行可是大享受吶!"
而這個世界,確切給了他不重樣的享受。
塞倫蓋蒂國度公園門口
在塞倫蓋蒂的月光下,雙眼散發綠幽幽光芒的羚羊發出清脆的音符,那簡直是為他獨奏的大草原月色交響曲。
在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的森巴舞競賽場上,燈光明如白晝,主題花車上參賽者衣飾華麗、身段瀟灑,全場都在猖狂宣洩著沾染人心的快活。
巴西狂歡節
在紐西蘭南島的 Onuku 農場,國寶級珍品黑金鮑魚和碩大的龍蝦是這世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也是對旅人最好的犒勞。
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 A3 號鄉間公路上,藍天白雲牧場,桉樹林在耳邊歌頌。李躍中醞釀了十餘年的《腳踏車騎士之歌》,終於在這一刻有了旋律。
李躍中創作的《腳踏車騎士之歌》
※
世界是看出來的,不是想像出來的
" 去過這麼多國度後,有什麼最愛好或者最難忘的國度嗎?"
這是個難題,不過李躍中很快給了我一個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答案:伊拉克。
李躍中在伊拉克警察局內吃晚餐
儘管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國家,李躍中兩次被警察搶劫,還碰見過把衝鋒鎗管架在自己頭頂上的軍人,但當地百姓的好客和熱忱水平是他在其它國度都未曾領會過的。
" 當地百姓對我太好了,每天都有人追著邀請我去家裡吃飯,天一黑就要留我過夜。他們不充裕,但非常願意和我分享食物。"
在伊拉克,李躍中懂得和感受到了穆斯林人的思維方法。和中國人逝世後燒錢的想法相反,穆斯林人更願意信任生前的施捨才是天堂的儲蓄。
伊拉克的穆斯林新娘
除了親身所見這世界上萬花筒般的世界觀,旅行也讓李躍中時常對自己有所反思。
在衣索比亞,一個朝他丟石頭的小孩誤傷了其它小朋友,李躍中想立刻帶著被砸的孩子去醫院,當地人卻非要將他帶去警察局。一通折騰下來他才明確,本來他們是為了得到賠償。
儘管這起事故並不是由他造成的,但他還是非常嚴正地說起了心坎的反思," 後來我就在想,這件事是不是我處置得不對。如果我早知道他們是這麼想的,應噹噹時就給錢,這樣孩子就能早些送進醫院了。"
衣索比亞
這個世界就這樣和李躍中互相轉變著彼此。這位堅定的旅人為走過的角落帶來了不同,而世界也在不斷帶給他新穎。
" 有什麼處所和你去之前想像得特殊不一樣嗎?"
" 古巴!去之前我想著呢,社會主義國度應當特殊渾厚。到了之後才發明,人人都想要遊客的錢!"
※
旅行如讀書,這是 19 年的旅行哲學
摩洛哥小城丹吉爾
墨西哥龍舌蘭鎮,設計成衝鋒鎗和左輪手槍的龍舌蘭酒
想要為 19 年的旅行做一個典禮感的總結,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眼前這位謙虛的長者重複強調,這一切只是旅行在人生里占的比重稍大了些。
書籍是他踏上旅程的引路人,而在他眼裡,旅行確切跟讀書差不多," 書是看完第一頁接著看第二頁,旅行也一樣,去完一個處所再去下一個處所。"
在秘魯和羊駝玩
至於漫漫長路上那些獨自享受的孤單,在他眼裡也和讀書是一個道理," 兩個人會疏散你的注意力,讓你無法思考,只有獨處時你才有時光好好視察這個世界。你看,讀書、旅行,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旅行不是誰走得遠誰就巨大,短也可以很出色,就像詩詞、音樂一樣。旅行不是有金錢和時光就必定會出色,出色,源自你的學識、智慧、品格、大膽。
——李躍中
※
旅行會停止,但旅途永無限盡
因為旅行的積蓄已經花光,今年 7 月,李躍中停止了環球之旅回到了故鄉唐山。至此,全球七大洲里,只有南極洲還沒留下過他的足跡。
" 今後還會持續動身嗎?"
" 要是摔個跟頭能撿著錢就接著去啊!現在就先找工作,做個好國民。"
在埃及金字塔前
儘管即將步入花甲,但我毫不疑惑將來的某一天,李躍中會騎上自行車,和開頭一樣,再次動身。
至於我們呢,想著環遊世界,總被撩得心痒痒而又做不出任何轉變的我們。在李躍中的博客里,我找到了或允許以讓你邁向動身的答案:
如果你想漫遊世界,但是你想你沒有錢,如果你的想法僅此而已的話,那你也就沒法游世界。要是你稍稍轉變一下兒思路,說你想游世界,沒有錢,你要如何如何的去賺錢,賺到了錢去游世界,這樣你就有可能真正的游世界。聖經上說:祈求的就得到,尋找的就找見,敲門就給你開門。
——李躍中
- END -
撰文 / 邵沙拉
圖片均由受訪者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