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中部戰區聯合指揮機構首次組織戰區各軍種聯合作戰指揮演練,通過指揮信息網絡。聯指中心與戰區陸軍、空軍、火箭軍等軍種指揮所異地同步展開指揮作業。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基於信息系統的實戰化指揮訓練是提升我國陸軍部隊指揮能力的重要手段。隨著武器裝備的快速發展,中國陸軍部隊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的速度不斷加快。
原有的支持機械化行動指揮訓練為主的信息系統已難以滿足當前陸軍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外國媒體認為,過去的十多年以來,中國海軍和空軍無論是就其數量或規模而言都有較大提升。
但是相比而言,中國陸軍無論從武器裝備和設施設備並沒有明顯變化。此外,陸軍被廣泛認為在裝備建設上與海軍、空軍和火箭軍存在較大差距,外媒認為,陸軍還不再操作可以保衛中國領空的遠程地對空飛彈。
不指揮常規或核飛彈部隊,並且分散了空間和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和偵察任務。但實際上,中國陸軍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國正在組建的以 " 四網一體 " 為核心的新型指揮信息系統。
據了解,目前,我國戰區級別陸軍指揮信息系統已經基本完成,正在建設的是我軍各集團軍、師、旅一級單位指揮信息系統。這套系統將指揮控制能力的作用範圍內,最大程度地拓展到各級作戰終端。
讓每一輛坦克、裝甲車和每名士兵都能夠在統一的指揮控制系統進行作戰行動,軍事專家雷澤告訴記者,信息系統作為軍隊的大腦和神經中樞。始終是中國陸軍信息化綜合集成的建設重點和方向,發揮著 " 粘合劑 " 和 " 倍增器 " 的作用。
20 世紀 80 年代末以來,特別是海灣戰爭結束後,徹底 " 打醒了 " 解放軍,這場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聯合部隊輕鬆擊敗伊拉克百萬雄師。中國陸軍對美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數據鏈系統發揮的 " 神奇 " 作用深感震驚。
特別是美軍利用自身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優勢,對陸軍作戰指揮信息系統進行了全面系統地建設和綜合集成改造。極大提升了陸軍的整體戰鬥力,為陸軍適應未來信息化戰爭打下了良好基礎。
總結美軍的經驗,中國目前除去海軍的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之外,還建設了空軍的 " 四網一體 " 系統和陸軍的聯合指揮信息系統。這套系統可實現 " 空地一體戰 ",中國陸軍士兵可以輕鬆呼叫空軍戰鬥機或攻擊機對敵方目標實施打擊。
通過該系統,中國陸軍加快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今年,陸軍組織的 17 場跨區基地化訓練,凸顯了 " 全系統全要素參與、戰略戰役力量全覆蓋、陸海空天電全維展開等鮮明的體系化特點。
據了解,中國陸軍在防空反導、敵我識別、空中支援、電子戰、精確打擊、聯合壓制敵防空、空中聯絡和戰區空運等 31 個已經與空軍作戰實現了 " 互聯互通 "。我國也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建立大範圍 " 網絡中心戰 " 系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