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首次踏上美國珍珠港對那些75年前被日本偷襲中喪生的美國人民進行誠摯哀悼。
對此,在中國網絡上立即就引起了眾多網友的憤怒,激進點的甚至要與小日本開戰,為啥?
無他,日本首相安倍對中美之間的態度,同為戰爭受害國,日本一邊對美國「爸爸」各種跪舔,一邊對中國視若無睹,至今依然沒有一句道歉;甚至在教科書上公然美化這段歷史,這如何讓中國人不憤怒、不生氣。
安倍訪問珍珠港悼念陣亡美國士兵
今後,如果日本繼續在歷史上各種篡改,不承認錯誤,那中日間必將會有一戰!
中國對日鬥爭的最好方式是對日進行經濟戰,這能打擊日本的根本,使其萬劫不復地陷入衰落的深淵。經濟是日本的七寸。打經濟戰才是真的下死手。
為什麼安倍晉三上台就強調經濟是日本強大的源泉?為什麼至今我們沒有在經濟上採取任何措施?為什麼抵制日貨遭到百般阻撓?就是因為日本真的承受不起經濟打擊。
釣魚島
就是因為日本正在使出渾身解數、並且正在指使其代理人不遺餘力地阻止中國從經濟上給予日本致命打擊。安倍晉三上台後對華的示好也表明,他最怕的就是經濟。
本人一貫主張對於挑釁中國領土主權的無賴國家堅決給予軍事上的迎頭痛擊。唯獨對日本,軍事打擊似乎並不是最好的選項。需要考慮的因素很複雜,比較難控制。
第一種設想:僅僅對於入侵釣魚島領空、領海的自衛隊機、艦,就地殲滅。
可能的結果:舉世譁然。世界經濟動盪。兩國備戰。日本向美國、聯合國哭訴。美軍沒損失。美國不會動用武力介入。
美國警告中國,加派一個航母戰鬥群到東亞長住,並給予日本裝備、情報支持。戰事擴大可能性不大。
日本海上自衛隊
第二種設想:一旦釣魚島有事,除就地解決自衛隊機艦外,我海空軍在更廣泛的海域空域(整個東海)形成進攻態勢,誘使自衛隊出海和升空迎戰,並重創之。
可能的結果:美軍沒損失。美國不會開火攻擊中國海空軍。美軍升級戰備等級,在東亞全面對解放軍布防,加派兩個航母戰鬥群到東亞,有可能對我實行電子干擾。美國嚴厲警告中國,並給予日本裝備、情報支持。
中國解放軍
由於裝備補充及時,兵員儲備充分,日本自衛隊短時即可恢復元氣。戰事有擴大可能。中國付出代價,給日本以教訓。美國可能建議聯合國託管釣魚島。
第三種設想:一旦釣魚島有事,二炮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以常規彈頭突擊日本境內所有自衛隊目標,尤其是機場軍港、防空飛彈陣地。空軍、海航隨即開展第二波次打擊,力爭全殲海上自衛隊並大部殲滅航空自衛隊。以上攻擊儘量避免殃及美軍,因為有些基地是美日共用的,這很麻煩。
可能的結果:空軍、海航的第二波次打擊很可能遭到美軍的電磁甚至火力反擊。空軍、海航對地對海打擊能力有限,又投鼠忌器,可能會出現付出代價但毀傷效果不理想的局面。
因為攻擊了日本本土,美軍又可能出現傷亡,美軍至少會對我開展電子戰,很可能出動F22打擊我空中力量,甚至出動FA18和B2打擊我東南沿海機場,美核潛艇及大型水面艦隻也可能以巡航飛彈攻擊我海軍艦隻和基地。
安倍晉三
戰事擴大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比如二炮再對美軍基地實施報復打擊,或擊沉、擊傷美航母,美國可能攻擊我東部基礎設施和經濟目標。
為避免終極誤判,美軍不大可能攻擊我二炮。短暫衝突後,中美都會選擇停火。美國事後肯定大舉移兵東亞,對中國長期海空封鎖和監視。中國要等下次戰爭才有機會收回釣魚島。
第四種設想:一旦釣魚島有事,中國不動聲色。二炮秘密進入一級戰備,彈道飛彈核潛艇秘密出海。幾天後某個時刻幾件事同時發生:日本主要社會經濟目標(包括全部核電站)遭到鋪天蓋地的核打擊;
中日釣魚島之爭
中國200個大城市開始緊急疏散;我駐美大使告知美方日本已經不復存在,但美軍駐日基地均未遭打擊,中國陸基洲際飛彈和海基飛彈隨時準備回擊美國可能的核攻擊。
可能的結果:鑒於日美安保條約的一個締約方及安保標的已經滅失,美國認為沒必要為了一個已經不存在盟友而介入一場已經結束了的戰爭。全世界空前團結,緊急行動起來,聯合應對放射性塵埃污染。
以上設想的指導思想是講求速戰速決、講求主動性和突然性,不給日美準備時間。螺旋升級、持久戰顯然對我不利。但戰爭都有其自身的邏輯存在,所以一旦開戰,就不是我們單方面可以控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