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衣索比亞首都亞迪斯亞貝巴拉布火車站的通車儀式上,當地乘務員在等待嘉賓剪綵。乘務員身穿一身紅色的「高姐」職業裝,顯得非常喜慶。
亞吉鐵路連接衣索比亞首都亞迪斯亞貝巴和吉布地首都吉布地市,全長752.7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共分布45個車站,總投資40億美元,由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組織施工,是中國企業在非洲建成的第一條現代電氣化鐵路。
衣索比亞德雷達瓦城區,廢棄的法國殖民時期建設的火車站。衣索比亞和吉布地曾是非洲最早擁有鐵路的國家,法國人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修建了一條1米軌距窄軌鐵路,由於年久失修,早在上世紀末,兩國間的百年米軌鐵路就降速到每小時15公里,不少站段已經被廢棄。往來兩國首都,除了飛機,還有一條常年堵車的兩車道公路。
亞吉鐵路沿線,一輛汽車在土路上行駛。1980年代,衣索比亞委託印度規劃從亞的斯亞貝巴至紅海港口阿薩布的鐵路,但該規劃因厄利垂亞獨立、衣索比亞喪失全部海岸線而破產。此後,衣索比亞曾尋求歐美國家參與新鐵路的規劃,也均無果而終。
當地還存在用毛驢運送貨物的「驢幫」。衣索比亞地處高原,號稱「非洲水塔」,擁有巨大的水電潛力,但是石油卻需要從國外進口。
衣索比亞許多地方,仍然是土路,主要交通方式是汽車和牲畜。作為以農業為主、依賴進出口貿易的內陸國家,沒有一條國際出海大通道,嚴重影響了衣索比亞的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
而面積僅有2.3萬平方公里的吉布地,自給能力極低,卻地處紅海、亞丁灣中節點,扼守蘇伊士運河戰略要衝,修建一條運力大、速度快的跨境鐵路迫在眉睫。此外,美國和法國、日本都在吉布地建有軍事基地,是多個國家海外軍事部署的重要地帶。
吉布地火車站,當地僱員在為鐵路通車做最後的維護。新世紀之初,埃塞政府聘請了瑞士、澳大利亞的鐵路工程諮詢公司就該國鐵路規劃建設方案進行論證。可專家們一致認為,在基礎設施落後、電力輸送與基建材料供應掣肘的國家,建設一條電氣化鐵路是「絕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吉布地施工段,一名當地人向施工人員豎起大姆指。在這種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中國中鐵與中土集團組成的聯營體獲得了亞吉鐵路的建設權與運營權,埃塞段70%的資金和吉布地段85%的資金使用中國進出口銀行商業貸款,由中國企業採用全套中國標準和中國裝備建造。
吉布地火車站,一名中方工作人員在為試運行的火車頭做信號牽引工作。中方結合兩國實際對鐵路設計進行了調整,實現了「中國標準」的本土化,能更好地適應當地國情,也能保證工程合理盈利。
吉布地,當地僱員在烈日下對鐵路做通車前的維護,鐵路的建設解決了當地不少就業。施工期間,項目為埃塞和吉布地兩國創造就業崗位約4.8萬個。
吉布地施工段基地,2名當地婦女在給後廚廚師當助手,四年施工期,許多當地人也練就一手好的中國菜。
吉布地鐵路段,火車頭試運行到途中,一名居住在附近的當地人熱情地與工作人員打招呼。亞吉鐵路也同時帶動4億多美元的中國機械設備、通信及「四電設備」、建築施工材料走進海外市場。
吉布地,一名中國火車司機駕駛牽引車頭在鐵路上試運行。亞吉鐵路上運行的火車頭和車廂全部是由中國生產製造。
吉布地鐵路段修建的跨度最大的鐵路橋,這也是當地最大的橋樑。
吉布地新建好的火車站外景,此火車站在當地目前是最好看的建築之一。以鐵路建設為平台,中國企業將產業鏈延伸至港口、物流、地產等板塊。當地商人對未來很自信,隨著亞吉鐵路的通車,貨物從吉布地港口運至亞的斯亞貝巴的時間將從一周縮短為10餘個小時,跨境物流效率大大提高。
非洲施工條件艱苦,在德雷達瓦中方施工基地,中土埃塞公司副總經理陸海強在菜地里拔空心菜,青菜在當地是稀缺的東西,中方工作人員自己建立了一個菜園子自給自足。
王頌和女朋友劉芳在自己種的香蕉林里散步。四年前,在澳大利亞學習土木工程管理的王頌加入了亞吉鐵路的建設,工作中認識了劉芳,成為戀人。隨著亞吉鐵路建成,王頌和劉芳在非洲大地上孕育的愛情也即將開花結果。他們把在北京領取結婚證的時間定在了2016年11月30日,那天正好是王頌30歲的生日,「30」這個數字也是他加入亞吉鐵路項目的日期。
28歲的柯沙是土生土長的衣索比亞人,曾是中土公司的高級僱員,負責翻譯工作。她在北京首都經貿大學學習過中文和經濟學,2013年加入中土公司,每月的收入是當地朋友的好幾倍。隨著鐵路的建成通車,她開始創業,辦了一家租車服務公司,購置了6輛皮卡車,主要是向在當地的中國公司提供汽車租賃服務。她還打算去中國做服裝和輪胎生意,把它們銷往亞的斯亞貝巴。
27歲的馬克恩(左三)在中土德雷達瓦施工段擔任工班長,加入中土公司以前他曾在當地一家印度公司當了7個月的鋼筋工,後來來到中土公司學習橋樑施工,不僅自己的工作技能提高了,工資也翻了一倍,於是他一干就是三年。最讓他感動的是,他初進公司時正趕上他的孩子出生,公司的同事帶來了禮物慰問他。
臨近正式通車的日子,工作人員在查看列印出的測試車票。新華社記者李百順攝
在亞迪斯亞貝巴車站,中方列車長丁繼華指導衣索比亞乘務員練習迎賓禮儀。僅在衣索比亞,就有2000多名當地員工正在接受鐵路運營培訓,包括乘務員、火車司機、技術人員等。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建設完工的亞吉鐵路德雷達瓦段穿越在非洲東部的廣袤大地上,吉布地至亞的斯亞貝巴的運輸時間從公路運輸的7天降至10個小時。
10月5日,在亞迪斯亞貝巴舉行的首發車儀式上,等待首發的火車。亞吉鐵路正式通車後,採取「6+2」形式,即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中土集團聯合運營6年,之後將運營權移交給當地人,同時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中土集團再提供2年的技術服務。
拉布火車站廣場,現場奏樂的儀仗隊。
中埃兩國的乘務員在拉布火車站大廳入口處,一起迎接試乘的嘉賓。
當地各崗位上的工作人員受邀參加火車首發試乘。客車為長春客車廠製造的25G型客車,這些客車採用埃塞國旗色主色調特別塗裝。包括硬座、硬臥、軟臥、餐車四種車型。
首發火車上,一名身穿制服的衣索比亞乘務員在火車入口處承擔引導乘客上下車的工作。亞吉鐵路建成後,衣索比亞、吉布地兩國政府,特別是衣索比亞政府,有意以中國標準為基礎制定本國鐵路技術規範。本項目主體工程完工以後,迦納、南蘇丹、烏干達、盧安達等國代表均來考察,對中國標準表現出興趣。
當地輕軌工作人員也來體驗火車的開通。亞的斯亞貝巴城市輕軌線路也是由中國建設,是非洲大陸首條正式投入運營的現代化城市輕軌。從民眾的角度來看,亞吉鐵路帶來的改變更多,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就業機會眾多,周邊城市的人們可以到亞的斯亞貝巴上班,實現同城化生活,增強經濟活力。
在吉布地港口堆場外的馬路兩側,碼放著成片的貨物。港口外,等待裝卸貨的大卡車排起了數公里的長龍。「要想富,先修路」,亞吉鐵路的如期通車,使埃吉兩國看到了發展工業化、建設非洲製造業大國的希望,也為更多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