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發表文章稱,中國空軍已經成功裝備殲20隱身戰機,這將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的戰鬥機之一,這一評價讓中國軍迷感到大為興奮。
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殲20戰機的成功服役,將大大強化中國空軍的綜合作戰能力,也將全面提升中國航空工業的整體研製實力。
圖為中國殲20戰機
相比之下,蘇-27、蘇-30等俄制戰機的電子設備都非常落後,殲-11雖然換裝了新的數字化航電設備,但它既沒有F-22的4S能力(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超態勢感知和超隱身能力),也沒有F-35的網絡節點功能來護身。
因此,中國研製殲-20就是要符合未來對抗F-22和F-35的作戰需求。那麼,殲-20的主要使命是什麼呢?
圖為俄羅斯AL31發動機
我們不妨以對手——美軍對中國軍隊的評估報告來分析。其中對中國軍隊提及最多的是「反介入作戰」,而殲-20正是用於遠程打擊美軍位於第一島鏈內外的關鍵軍事資產的利器。
當然,殲-20雖然已經小批量服役來了,但距離形成戰鬥力還需要數年時間。一方面是中國空軍的飛行員和地勤人員的操作規範、訓練程序需要進一步磨合。
另一方面,殲-20也需要適應部隊甚至戰場環境,理論和實踐畢竟是有一定差距的,中國空軍以往的戰機畢竟沒有經歷過戰火的洗禮,而殲-20很可能成為第一款親臨戰場的中國戰機。
發動機問題還是困擾殲-20全面性能發揮的障礙。此前,許多媒體和專家都對殲-20量產型安裝何種型號的發動機拿不准主意。
圖為蘇35戰機
說殲-20選擇俄制AL-31F也站不住腳,畢竟,讓殲-20再繼續使用外國貨,於情於理說不過去,不過,短時間內,中國殲20戰機或無奈只能選擇俄羅斯AL31F發動機。
然而,中國國產的「太行」及其改進版都距離第四代發動機的技術性能有較大差距,無法幫助殲-20實現「雙超」,即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性。而中國又將要接收24架俄羅斯蘇-35戰鬥機。
因此,外界估計中方是要以蘇-35上安裝的117S為借鑑,來完成對傳聞中的下一代渦扇發動機——渦扇-15的研製工作,或許這一說法比較可信。總之,殲-20成軍,將成為拉動中國空軍,航空企業飛速發展的一面旗幟,也將為中國更新一代戰鬥機的研製,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專家:蘇35能對抗4代戰機 對中國是錦上添花
近日有關俄賣給中國的首批蘇-35戰機飛抵中國的消息,在國內網際網路上傳得沸沸揚揚。據俄羅斯阿穆爾共青城「我們城市」網站26日報道,25日早,4架蘇-35戰機從俄羅斯飛往中國。
這些戰機是根據俄中簽署的軍購合同在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飛機生產聯合體生產的。針對蘇-35來華的相關問題,《環球時報》記者26日採訪了中國空軍著名專家傅前哨。
資料圖:蘇-35戰機
報道稱,根據去年俄中兩國簽署的合同,2018年底前,中國將得到所有24架蘇-35戰機。這一合同總價值近20億美元,包括提供備用發動機和地面設備。此前,俄中兩國已簽署保護智慧財產權協議,因此,機上設備的智慧財產權將受到保護。
空軍專家傅前哨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蘇-35是三代半改型機,綜合作戰性能不錯。如果蘇-27的引進對中國是雪中送炭,那麼蘇-35的引進則是錦上添花。
據他介紹,蘇-35最大的兩個亮點,一是推力矢量技術,改善了飛機在低空低速的情況下機動的靈活性。
二是蘇-35配備了無源相控陣雷達,使得其能探測到400公里以外3平米大小的目標,在世界範圍內探測距離也是非常領先的,這使得蘇-35中距和近距空戰能力很強,具備和四代機對抗的潛力。
在分析這4架蘇-35將如何發揮效能時,傅前哨說,「不管蘇-35部署在哪個方向。中國首先要做的是熟悉機型,加強訓練,掌握技術特點。先學習怎麼使用,再研究戰法和戰術。
這對我們訓練水平和能力是有一定幫助的。中國早晚有一天會大面積普及推力矢量技術,所以它對於幫助中國掌握相關技術特點,充分發揮空戰優勢具有一定作用。」
港媒:首批蘇-35戰機飛抵滄州 正式交付中國!
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道港媒稱,中國去年底與俄羅斯達成協議,將會向俄方購入24架蘇35戰機,25日再有新消息傳出。
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12月26日報道,網傳消息指,首批一共4架俄羅斯蘇35戰機,25日已抵達河北滄州飛行訓練中心,正式交付中國,將進行蘇35飛行員培訓。
報道稱,外間預計蘇35戰機若正式入列,中國空軍將能深入東海和南海參與作戰行動。對於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可謂如虎添翼,如同獲得一份「聖誕禮物」。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11月19日援引《生意人報》周四報道稱,俄羅斯和中國簽署了供應24架多功能戰機蘇-35的最大軍機合同,交易額達20億美元。近日,就有網友用電腦效果圖展示了中國引進蘇-35後使用中國空軍塗裝的畫面。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11月19日援引《生意人報》周四報道稱,俄羅斯和中國簽署了供應24架多功能戰機蘇-35的最大軍機合同,交易額達20億美元。近日,就有網友用電腦效果圖展示了中國引進蘇-35後使用中國空軍塗裝的畫面。
據資料顯示,蘇35最大飛行速度為每小時2500公里,在沒有空中加油的情況下航程可達3400公里,戰鬥半徑1600公里。
台灣東森新聞雲12月17日報道稱,蘇35是俄羅斯目前擁有的最先進戰機之一,技術等級直逼第五代戰機,裝備了推力向量發動機和相控陣雷達,具備遠程、多用途、高機動性等特性。
11月,最新出廠的4架蘇35S從遠東共青城飛機製造聯合體(KNAAPO,中文全稱是「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飛機生產聯合體」,俄羅斯的一個製造戰機聯盟)連續向西部轉場,且直接飛赴敘利亞戰場。
值得注意的是,前後2批前往敘利亞的蘇-35S都是在出廠交付直接前往一線,這顯示俄軍對可靠性有相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