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內也出大事了!一財團複製三星慘案

@ 2016-12-30

據每日經濟新聞12月28日報道,自東芝27日爆出旗下西屋電氣(Westinghouse)收購美國核電業務虧損千億之後,股價連續兩日大跌,今天更是觸及20%的熔斷線。

加上這兩年的高額虧損,東芝該何去何從?

資料圖:臨危受命的東芝現任社長綱川智

據新華社昨日(27日)援引外媒消息,西屋於去年12月以2.29億美元收購了芝加哥橋樑鋼鐵公司(Chicago Bridge &Iron, CB&I)的核工程業務。在交易完成以後,CB&I就該交易中的運營資本計算方法起訴西屋。同時,因為美國的兩家核電站建設延誤超支,雙方對於由誰來承擔損失也有爭論。

日本東芝公司

對於此次糾紛,東芝承認美國的核電業務可能導致實際虧損1000億日元(約59億人民幣)。NHK電視台稱,最高可能到5000億日元(295億人民幣)。

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東芝於2006年以超過市場預期1倍的價格(54億美元)收購了當時瀕臨破產的西屋。但是2011年的福島核電站事故導致全球核電建設風潮冷卻,使東芝的收購變成了「敗筆」。2014年年初,東芝為了避免危機,把財報上西屋的3.96億美元虧損改成了2.25億美元。

資料圖:福島核電站事故

今年市場剛剛有些恢復,東芝卻面臨著法律訴訟。

如果糾紛案東芝敗訴,對於急需資金爭奪土耳其核電訂單的東芝來說是雪上加霜。據日經中文網12月28日報道,目前東芝和西屋已經聯合中國國家電力投資公司一起爭奪土耳其的核電訂單。但是由於缺乏資金,東芝正在考慮用技術換取中國方面的財政支援。

資料圖:建設中的一座土耳其核電站

但是東芝有兩個擔心,第一是害怕技術外流,尤其是日本政府非常擔心東芝的核電技術流向中國。第二點就是資金不足,土耳其項目的總投資高達2萬億日元(約600億人民幣),周期長達10年,如果不能從中國獲得支援,那麼東芝剛剛有點起色的財報將會變得非常難看。

實際上,自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東芝公司就慘遭金融海嘯的影響,而東芝的領導們為了維持運營不擇手段。據《經濟觀察報》統計,去年東芝爆發了跨度長達7年,三任社長參與的造假醜聞,從08年到2015年3月,東芝總共虛報了高達2303億日元(120多億人民幣)的稅前利潤,超過了7年中利潤的3成。

資料圖:三代社長虛報盈利的統計

造假事件爆發之後,東芝的信譽遭到了嚴重的打擊。

去年7月,東芝前後三任社長因為造假醜聞鞠躬道歉

2015財年,東芝凈虧損4832億日元(266億人民幣),比2014年的378億日元的虧損高出了驚人的4454億日元(約247億人民幣)。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為了擺脫危機,東芝去年開始了大規模重組,大量剝離虧損的部門。

去年底,東芝已經把旗下的白色家電業務出售給了美的。原本東芝在中國家電巨頭TCL集團中持有51%的股份,為了減輕財報的壓力,東芝把自己的持股比例從51%降到了30%。對比2015年的財報,今年東芝已經徹底剝離了起家的家電業務,現在東芝的主營變成了電子儀器,能源和社會基礎業務。

日本多家電子公司都被中國企業收購

東芝原本預計本年度能夠盈利約1450億日元,但是現在西屋的損失可能把東芝一年來的努力抹平。如果損失進一步擴大,東芝「三根台柱」中的一根就會變得搖搖欲墜了。

東芝股價

據觀察者網發現,東芝在上午熔斷之後,股價維持在了311.60點,暴跌了20%,明日開盤之後,東芝會不會再度觸發熔斷?目前,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