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人姫田小夏將目光投向中國東北邊境小城琿春,認為琿春將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新支點。她指出,「中國在南海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同時,中國的戰略早已經延伸到了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北冰洋。日本海被中國納入「一帶一路」戰略也許只是時間問題」。全文翻譯如下】
在中國東北吉林省的最東端有一個名為琿春的小城市,位於中國、俄羅斯和朝鮮三國接壤的地方。幾天前,在琿春出生長大的一位中國朋友與筆者在東京見面時說:「現在的琿春正在發生著巨變」。
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圖
筆者上次去琿春還是2005年,一晃10多年過去了,據說與那時相比,現在的琿春已經認不出來了。
琿春雖然是個內陸城市,但你若在琿春下轄一個叫防川的地方面向東方站立,面前是圖們江,同時可以眺望左邊的俄羅斯和右邊的朝鮮。圖們江是中朝兩國的界河,而入海前最後15公里已經變為俄朝兩國的界河。沿著眼前的圖們江向下遊走過這15公里,就可以到達日本海(如下圖所示)。
粉色部分為位於中、俄、朝三國接壤地區的琿春
琿春正是利用了這樣的地理優勢,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逐漸發展起來。首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提出共同開發倡議,計劃將中國的琿春、俄羅斯的波謝特以及朝鮮的羅津三地聯結在一起,啟動了建設國際物流、貿易和工業中心的各類項目。
另外,在2005年左右,還啟動了琿春與朝鮮、韓國、俄羅斯的港口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計劃。筆者上次去琿春正是那個時候。
琿春已成為東北亞重要的物流中心
昔日「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落後的小縣城」——琿春,如今已經脫胎換骨。
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圖
琿春已經成為水產加工中心,市內有很多配備現代化加工設備的海產品公司。而朝鮮的水產商人也經由此地向中國市場不斷供應著高級海產品。
另外,從俄羅斯進口木材的生意在這裡也很興盛。隨著中國對境內伐木活動的限制愈加嚴格,2015年之後從俄羅斯進口木材越來越多。2016年夏,這些進口木材甚至已經被運往遠在華東的上海。
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圖
2015年,琿春與俄羅斯扎魯比諾港、韓國釜山港之間的海上航線開通。隨後聯結吉林省會長春與琿春的高速鐵路開通,將兩地通行時間壓縮至3小時,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正加速推進。
琿春正發展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物流中心。本文開頭提到的中國朋友的話「現在的琿春正在發生著巨變」在筆者耳畔不斷迴響。
中國進入日本海真正的目的
琿春是中國進入日本海的交通要衝,如今作為熱門話題「一帶一路」的一個據點正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
從俄羅斯進口的木材在琿春加工後經由朝鮮羅津港被運往上海。中國正積極推進利用朝鮮羅津港,從琿春出發向日本海地區運輸貨物的計劃。韓國《朝鮮日報》曾報道,「中國2008年獲得了朝鮮羅津港1號碼頭、4號散裝碼頭、5號貨櫃碼頭以及6號大型貨物碼頭50年的使用權」。
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圖
中國還出資為朝鮮更新了港口設施,而中國這樣做並非僅僅出於運輸考慮那麼簡單。在中國的新浪博客網站上,就有這樣的聲音:「只要中國掌握了朝鮮羅津港的使用權,就可以完全控制日本海」。實際上,中國正在日本海地區穩步擴大影響力。
中國為何要進入日本海呢?
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圖
日本海洋政策方面的專業智庫OB認為,「中國的目的在於確保控制通往北極的航道,而對朝鮮羅津港的投資和開發活動也是出於這個目的」。
中國構想的「海上絲綢之路」目前有三條路線。第一條從中國沿海出發,經南海抵達印度洋海域;第二條經南海抵達南太平洋;第三條經東海貫穿東南亞。
但2016年10月,筆者在研讀《中國社會科學報》時發現有一篇論文指出:「還有一條重要路線被落下了」。這條路線就是經日本海到鄂霍次克海的航線(如下圖所示)。
這篇由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執筆的論文的標題就是《向北極拓展東北亞絲綢之路》。這篇論文指出,中國有必要確保在北冰洋地區豐富資源的利益並溝通通往歐洲的航路。因此,應該將「東北亞海上絲綢之路」和「北極海上絲綢之路」合二為一。
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圖
另外,進入北冰洋「能有效降低美國在朝鮮半島、南海和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這位作者暗示這一戰略將有效排擠美國在上述地區的勢力,而琿春將成為推進該戰略的重要支點。
紅色圖標處為琿春,其東側為日本海,跨過日本列島後可到達東北方的鄂霍次克海
中國在南海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同時,中國的戰略早已延伸到了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北冰洋。日本海被中國納入「一帶一路」戰略也許只是時間問題。